虎斑兜蘭
學名:Paphiopedi1um markianum Fow1ie
形態(tài)特征: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
葉基生,二列,通常2?3枚;葉片狹長圓形,長15?25厘米,寬2.1?3.5厘米,先端鈍并常有小裂口或彎缺,綠色,背面色略淺,無毛,基部收狹成柄并對折,彼此套疊。花葶直立,長20?25厘米,紫色,被短柔毛,頂端生1花;花苞片近橢圓形,長3.5?6厘米,寬1?1.5厘米,綠色而具紫點;花梗和子房長3.5?4.5厘米,被短柔毛。
花大;中萼片黃綠色而有3條紫色粗縱條紋,合萼片淡黃綠色并在基部有紫褐色細紋,花瓣基部至中部黃綠色并在中央有2條紫褐色粗縱條紋,上部淡紫紅色,唇瓣淡黃綠色而有紫褐色暈,退化雄蕊黃綠色但在中央有紫斑。
中萼片寬卵形至極寬的倒卵形,長4?4.5厘米,寬2.8?4厘米,先端常有短尖頭,背面有微柔毛;合萼片橢圓狀卵形,長3?4厘米,寬約2厘米,背面有微柔毛;花瓣近匙形,長6?6.5厘米,寬3?4厘米,邊緣(尤其中部至基部)波狀;唇瓣倒盔狀,基部有寬闊的長1.5?2厘米的柄;囊近橢圓形,長2.5?3厘米,寬2?2.5厘米,囊口極寬闊,兩側(cè)各有1個直立的耳,兩耳前方的邊緣不內(nèi)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近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1.5厘米,寬8?9毫米,中央有臍狀突起。
花期6?8月。
產(chǎn)地:
產(chǎn)云南福貢(碧江)、瀘水(片馬至六庫途中)
生長習性:
生于海拔1500?2200米的林下蔭蔽多石處或山谷灌叢邊緣。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