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是指具有一定形態(tài)、色彩、紋理和藝術(shù)內(nèi)涵,以觀賞為主要內(nèi)容的自然奇石。它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天然藝術(shù)品,也是地球上最古老恒久的藝術(shù)品,具有無比的魅力和保存價值。歷經(jīng)漫長歲月的磨練,貯存著無窮奧秘。它們有的以形奪美,奇巧天成,可以是抽象的形態(tài),亦可以狀物象形,頑中寓秀,小中見大,千變?nèi)f化;有的以色澤取勝,或晶瑩,或異色相間,或黝黑,或碧綠;有的以紋理雅致小巧玲瓏見長,瘦俏有致,通透有穴;有的質(zhì)地細膩純凈,有的聲韻悠揚。林林總總,脫俗超凡。
它們源于自然,貴在天然,每塊奇石是一首詩,是一幅畫,是一部歷史,等待我們?nèi)テ啡プx,去解開內(nèi)中的奧秘。它提升人們的生活品位,給人無比廣闊的想象空間。
中國賞石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石頭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先人類而存在,從遠古而來,陪伴人類一直走向未來。早期人類經(jīng)歷了漫長的石器時代,揭開了石文化的序幕。一部浩如煙海的社會發(fā)展史,就是一部石文化史。
石頭感悟自然,忠實記錄著大自然的變化,石頭是使者,它超越時空,傳遞宇宙信息,石頭是文明之神,是它敲開了人類文明之門。讀石如讀史,人類的歷史從石頭看起。
新石器時代是我國賞石文化的啟蒙時期,先秦時代是賞石文化的形成時期。《尚書?禹貢》劃分九州,青州貢品為“鉛、松、怪石”,成為怪石在典籍中最早的記載,開世界賞石之先河。
秦漢為賞石文化的發(fā)展時期,南北朝為賞石文化的轉(zhuǎn)折和普及時期,此時賞石作為贈品開始進入歐洲。隋唐為賞石文化的昌盛時期,宋元為賞石文化的鼎盛時期,明清為賞石文化的恢復(fù)時期,當(dāng)代為賞石文化的全面發(fā)展時期。
賞石一般分為四大類,一為風(fēng)景名勝石,分布于名山大川,此為賞石的源頭。二為園林用石,如假山盆景和置石,點綴園林景觀。三為供石,即一般最常見到的供于室內(nèi)的賞石,但很多人認為僅以此類泛指賞石是片面的。四為其他類:如化石類、隕石類等特殊門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生活文化水平提高,賞石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石可破,不可奪其堅”。石體現(xiàn)雄壯、博大、堅貞的剛陽之美。賞石是精深博大的東方文化的一枝奇葩。
最新評論: |
中國風(fēng)景園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