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路北段前些天在種鵝掌楸了,我數(shù)了一下已經(jīng)種了四五十棵..."/>
在杭州水土不太服 漂亮的鵝掌楸能挺住嗎
“教工路北段前些天在種鵝掌楸了,我數(shù)了一下已經(jīng)種了四五十棵了,還有很多樹坑空在那里,估計過兩天也會種上。但是鵝掌楸這種樹在杭州的成活率很低,為什么還要種?”這兩天,有不少讀者來電,對教工路余杭塘路和莫干山路中間段繼續(xù)種植鵝掌楸表示不解,讀者杜先生說:“鵝掌楸以前在古墩路上也種過,現(xiàn)在差不多都死了,教工路上種鵝掌楸會不會也重蹈覆轍呢?”
這種很漂亮的樹,在杭州水土不太服
鵝掌楸又叫馬褂木,是世界四大行道樹之一,可在杭州卻有些水土不服。
通益路(老杭印路)南線上曾種了100棵鵝掌楸,5月份種下,6月份就死了60多棵,只能被移走,后來剩下的幾十棵成長得也不好,只能換成了別的樹(本報曾作報道)。
鵝掌楸本是生長在林區(qū)的植物,需要生長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中。但是目前杭州并不具備這樣的土壤條件,杭州的土壤一般都偏堿性,對鵝掌楸的存活并不利。
那么,教工路為何還要挑戰(zhàn)鵝掌楸在杭州的存活率呢?
日前,記者聯(lián)系了杭州市綠化辦。工作人員查詢了該地段的種植批文后答復:該地段的綠化是杭州市市政公用建設開發(fā)公司負責的,2007年審批時綠化辦曾建議教工路段改種黃山欒樹,就是現(xiàn)在天目山路兩側種的那種。
相比鵝掌楸而言,黃山欒樹的適應性和成活率都要高,比較容易適應路況。但是,黃山欒樹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剛開始種植的時候不太漂亮,要三五年后才開始變好看,過程有點漫長。
該工作人員說,當時對于該路段種什么植物,也曾多次開會座談,最后綜合各種考慮還是選擇了按照原設想種植鵝掌楸。事實上,一個路段種什么樹種,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存活率來考慮。比如,文一路上的白玉蘭會開花,又香又好看,但是從生長角度說,種植白玉蘭并不合適,因為三五年內美則美矣,可是它后來會越長越差。有的樹雖然三五年內像只丑小鴨,但是后面會很漂亮,這里有一個中期和近期的取舍考慮。
這批鵝掌楸,將得到悉心照顧
有關負責人稱,在杭州,作為行道樹的鵝掌楸的存活率和適應性確實比較差,但是非要說教工路不能種植鵝掌楸并不妥,“因為樹的存活很復雜,牽涉到樹種的質量、種植時的方法、后期的養(yǎng)護等多個方面?!?/P>
知情者說,像鵝掌楸、黃山欒樹這類落葉樹種,春秋兩季才是最好的種植季節(jié)。但是,現(xiàn)在很多道路施工工期都是事先就定好的,道路種樹并不會按照種植的最佳季節(jié)來安排,這樣也會影響樹的存活率。
杭州市政公用建設開發(fā)公司的鐘先生負責這一路段的綠化種植。他說,對于很多市民提出的鵝掌楸存活率低的疑問,他們已經(jīng)做了安排。他們委托農(nóng)科院對鵝掌楸的生存土壤進行了檢測,對種植鵝掌楸的營養(yǎng)土比例進行了科學的配置,以提供一個和它原生長地近似的土壤環(huán)境。在養(yǎng)護上,他們也會特別注意。假如樹苗出現(xiàn)死亡跡象,他們會及時進行更換。“鵝掌楸剛引進杭州時是存在存活率低的現(xiàn)象,但是通過培育和細心養(yǎng)護,應該沒有問題的?!?/P>
鵝掌楸,世界四大行道樹
鵝掌楸屬木蘭科,世界四大行道樹之一,17世紀從北美引種到英國,其黃色花朵形似杯狀的郁金香,故歐洲人稱之為“郁金香樹”,速生高大落葉喬木。其葉片像掛在樹梢上的小馬褂――葉片的頂部平截,猶如馬褂的下擺,葉片的兩側平滑或略微彎曲,好像馬褂的兩腰,因此,又名馬褂木。每到春夏季節(jié)綠蔭如蓋,而當秋天來臨時,又變成迷人的金黃色。
鵝掌楸原產(chǎn)美國東南部。中國青島、廬山、南京、杭州、昆明等地有栽培。
行道樹一般要求樹齡長,樹干通直,樹姿端正,體形優(yōu)美,冠大蔭濃,花朵艷麗,葉色富于季相變化、抗逆性強的樹種。而鵝掌楸是比較理想的觀花、觀葉、觀形的珍貴樹種,因此成了行道樹首選樹種。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