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是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逢這一天,民間都有采集艾葉和菖蒲懸掛在大門兩邊的習俗,呈現(xiàn)出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對此,古人有詩賦曰:“五月五日上午,天師騎艾虎。手執(zhí)菖蒲劍,瘟神歸地府?!庇纱苏f來,這種習俗的用意是人們?yōu)榱似砬蠼】堤健?/P>
白菖蒲(Acoruscalamus)
別名:菖蒲、建菖蒲、大菖蒲高度:1米左右藥用部位:根莖成分:精油、倍半萜烯、橡酸、單寧酸、樹脂功用:治療胃腸不適
在《舊約?出埃及記》中,曾經(jīng)提到過白菖蒲。它是在13世紀由韃靼人帶入歐洲的,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它能夠刺激唾液腺,促進胃液分泌,可減輕胃酸、燒心和消化不良等癥狀。白菖蒲還可以用來治療耳聾、頭暈和癲癇病。由于具有溫和的安神功效,把白菖蒲放在嘴里咀嚼,可以有效緩解牙痛,并且有助于戒除煙癮。
中國民俗認為:菖蒲花主富貴,其味能使人延年益壽,傳說人見菖蒲花當貴。據(jù)《梁書》記載:后(太祖皇后張氏)嘗于室內,忽見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中所有。后驚視,謂侍者曰:“汝見不?”對曰:“不見。”后曰:“嘗聞見者當富貴?!币蝈崛⊥讨?。是月產(chǎn)高祖(蕭衍)。
由于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又因菖蒲形狀似劍,人們將其掛在門上,借以殺菌防病。所以民間有“端午佳節(jié),菖蒲作劍,懸以辟邪”之說。
海南民間沿襲了中原的習俗,在端午節(jié)包粽相饋,男婦系香袋,兒女彩索纏臂,臉涂雄黃,飲菖蒲酒,柳艾懸門。新中國成立后,系香袋、彩索纏臂、涂雄黃漸消失,其余習俗尚存。
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葉片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近年國內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菖蒲有祛風、刺激胃神經(jīng)和興奮精神的作用。用菖蒲的根莖入藥,能治痰厥昏迷等癥。
摘自《草藥生活》維尼/圖
菖蒲
艾蒿(Artemisiavulgaris)
別名:艾草、艾葉高度:2米左右藥用部位:地上部分成分:精油、苦艾素、類黃酮、單寧酸功用:抗菌、抗病毒、調理月經(jīng)注意:孕期應該避免使用艾蒿,除非有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同時,艾蒿不能長期大劑量服用。
在古代,很多婦女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艾蒿來調理月經(jīng)了。
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因此,我國民間常用艾葉掛在門窗上驅蟲殺菌。
中醫(y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艾葉油有明顯的平喘、鎮(zhèn)咳、祛痰等作用。古人端午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艾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葉片。性味芳香,辛散苦燥,為散寒除濕,溫經(jīng)止痛和避穢辟邪之要品,常作內服、外敷、薰煙、灸條藥物使用。
現(xiàn)代藥理成分檢測,艾葉主要含有桉油精、側柏酮、側柏醇、腺嘌呤、膽堿、鞣質、黃酮、甾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抗過敏、鎮(zhèn)痛、止血、抗凝血、增強免疫、護肝利膽、降壓等作用。煎液對炭疽桿菌、鏈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摘自《草藥生活》維尼/圖
艾葉
端午時節(jié)艾飄香
端午時節(jié),河塘邊、山坡上、公園里,到處都可以見到一種長得非常茂盛并散發(fā)著芳香的植物,便是艾草。清風吹來,那特有的清香味兒便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氣爽,遐思無限……
每逢端午時節(jié),人們采插艾和燃艾。有的人還把艾葉插在發(fā)際和耳朵上,老人們還將它做成香荷包,系在頑皮的小孩子身上,據(jù)說有解毒驅蟲之功效。精明的家庭主婦還要在端午這一天,在烹制的油膩魚肉中放一點切碎的鮮艾葉來調味解膩,別有一番風味。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艾葉煎制可抑制或殺滅傷寒感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皮膚真菌等多種病菌。艾的浸劑平喘鎮(zhèn)咳化痰,可治慢性支氣管炎。
腫瘤病人化療時艾制劑可減輕副作用、保肝利尿,并防止發(fā)生血尿?;既橄傩∪~增生的患者用艾制劑,可免手術之苦。
艾,樸實無華、淡淡幽香的野生植物,給端午節(jié)增添了幾分節(jié)日氣氛,給人們帶來了幾分情趣、幾分清新。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