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獨特的日本花卉市場
日本花卉的進口來源
日本主要從馬來西亞、哥倫比亞、泰國、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qū)進口花卉,但近年來從越南、厄瓜多爾、印度、埃塞俄比亞等國進口的花卉增速很快。由于歐元的強勢,以及來自其他花卉主產國競爭的不斷加劇,缺乏來自日本市場足夠信息的荷蘭,逐步喪失了日本市場。不論是在花卉品質的提高,還是在物流網絡的改善方面,都使得非洲和南美國家的花卉產業(yè)處于相對的強勢地位。
從品種來說,日本進口增長最快的品種有:綠色植物和配葉、康乃馨和菊花。由于目前日元兌歐元匯率回升到1歐元兌換104日元(兩年前為1歐元兌換175日元),日本拍賣市場期望進口更多的荷蘭花卉,但荷蘭花卉僅有部分品種在日本仍有一定市場,如繡球花、石蒜科花卉、盆栽風信子等球根花卉。
分銷渠道和市場機會
日本花卉的分銷渠道主要有以下四種:全日本1.9萬個花店的銷售占了55%,大型超市的銷售占8%,體驗店(親自動手做花束)的銷售占12.3%,庭園設計師的銷售占18.2%,其他銷售渠道占6.6%。
日本花卉的消費有以下幾種主要用途:葬禮、婚慶、聚會、宗教慶祝等場合,這就是為什么菊花對日本人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日本東京,花卉的另一特殊用途也值得關注,那就是食用,日本人偏愛美食,消費者愿意為美食掏錢,無論你走到何處,在大型購物商城,隨處可見昂貴的食品、蔬菜和水果,以及精美的魚、肉和面包。難怪法國人說,比來自法國的都好!比如日本的花店,由于日、法兩國花藝師的頻繁交流,日本花店受法國花藝的影響頗深。
花卉在大型超市銷售僅占8%,其原因是:超市的數(shù)量跟不上花卉零售發(fā)展的需求。一份調查報告顯示:98%的日本女性愿意接受花為禮物,僅有不到5%女性朋友希望收到其他禮物。
日本未來的花卉消費將取決于自用花卉消費習慣的提升和禮品用花渠道的擴展,比如,給夫人、鄰居送花的驚喜等等,日本花卉界的專業(yè)人士都認為促進上述消費渠道的擴展,將有利于日本花卉產業(yè)的發(fā)展。
編輯:joe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tài)、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qū)環(huán)境大幅度提升,社區(qū)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chuàng)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xiàn)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