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鵝耳櫪
普陀鵝耳櫪 Carpinus putoensis Cheng樺木科Betulaceae
保護等級:I
現(xiàn)狀:瀕危種。普陀鵝耳櫪為中國特有種只產(chǎn)于舟山群島普陀島。由于植被破壞,生境惡化 ,目前僅有一株保存于該島佛頂山。又因開花結實期間常受大風侵襲,致使結實率很低,種子即將成熟時,復受臺風影響而多被吹落,更新能力極弱,樹下及周圍不見幼苗,已處于瀕臨滅絕境地。
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13米,胸徑為70厘米;樹皮灰白色,光滑、小枝灰褐色,疏被長柔毛。葉厚紙質,卵狀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5一10厘米,寬3.5一5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的刺芒狀重鋸齒,下面沿脈密被短柔毛,脈腋間具簇生毛,側脈11一13對;葉柄長5一10厘米?;▎涡裕菩弁?;雄花序著生于1年的枝上,長2.5一3.5厘米,下垂;果序長4-8厘米,直徑4-5厘米;序梗、序軸均疏被長柔毛或近無毛,果苞的中裂片半寬卵形,長2.5一3厘米,內側基部具長約3毫米而內折的卵形小裂片,外側基部無裂片,中裂片先端圓或鈍,外側邊緣具不規(guī)則的齒牙狀疏鋸齒,內側邊緣近全緣,直或微呈鐮形。小堅果卵圓形,長5一6毫米,無毛,具數(shù)肋。分布區(qū)受海洋氣候影響,全年冬暖夏涼,年平均溫為16.3℃,1月平均溫5.5℃,8月平均溫26.8℃,最熱月平均溫不超過30.1℃,最冷月平均溫不低于3℃,霧期長,相對濕度達90%左右,年降水量平均1200毫米,雨日一般在150日以上。土壤為紅壤,pH值5.5--5.7,土層較厚,有機質含量4.8%,肥力較高。普陀鵝耳櫪由于長期生活在云霧較多,濕度較大的生境里,比較耐陰。
保護價值
為我國特有珍稀植物,現(xiàn)僅存一株,在保存物種和增添普陀島自然風景區(qū)景色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分布:浙江舟山群島普陀島佛頂山。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