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品種的耐熱性課題取得新進展
日前,上海植物園有關月季品種的耐熱性課題取得新進展。課題以正常溫度與高溫脅迫條件下10個月季品種為研究對象,利用生理生化測定及SPSS統(tǒng)計分析對其耐熱性進行研究,闡明生理指標的變化與月季耐熱相關性,以期為篩選適應上海氣候、土壤條件的抗高溫基因型植株提供有效的途徑,也為園林觀賞植物的耐熱性研究尋找理論依據(jù)。
研究中發(fā)現(xiàn)持續(xù)7天38℃的高溫脅迫能夠有效區(qū)分不同月季品種耐熱性;不同品種表現(xiàn)出耐熱性的差異:“紅茶”、“藍彼得”為熱敏感型,耐熱性最差;“曼海姆宮殿”、“冬梅”和“梅朗隨想曲”為耐熱型,耐熱性最強。本試驗從側面反映了月季對高溫脅迫的相對耐受性,為月季的引種栽培和育種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但其耐熱機制還需要結合分子生物學方法進一步探索。
月季(Rosa chinensis)為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原產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是目前世界上品種最多的名貴花木之一。夏季溫度持續(xù)30℃以上時,進入半休眠,能耐35℃高溫。夏季高溫已經(jīng)成為制約植物生長和發(fā)育的主要環(huán)境因子,植物生長發(fā)育面臨高溫逆境的嚴峻挑戰(zhàn)。夏季高溫一方面會導致月季花芽停止分化,夏季不開花,生長不良,另一方面會導致月季病蟲害加重,嚴重影響月季的生長發(fā)育。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yè)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fā)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罕見苦苣苔科原生種 仲夏綻放上海植物園
經(jīng)過園藝師們多年的精心養(yǎng)護,在上海植物園苦苣苔保種溫室內的一株的苦苣苔科原生植物這兩天悄然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它的名字叫短序報春苣苔(Primulinadepress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