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鳳城市:苗木俏 農民笑
4月12日上午,記者到鳳城市劉家河鎮(zhèn)蛟羊峪村2組。采訪得知,這里的苗木賣得那叫一個俏。
今年春天的到來比往年偏晚了一些,盡管已是4月中旬,但途中廣袤的田野里還是鮮見人影。上午10時到達蛟羊峪村時,眼前的情景與一路所見截然不同:村級公路三蛟線兩側熱鬧無比,到處是三五成群或10人一組忙著假植樹苗的農民,忙里偷閑的說笑聲時不時傳出。
在緊貼著公路邊的一塊地上,村民趙延波正和幾個人用牲口拉犁打地壟,趙延波的母親金福榮扌匯著筐,緊跟在犁后邊喂化肥。見記者來訪,趙延波叫停了牲口。他說,家里有10多畝地,種苞米一畝也就賺個千兒八百元,于是他利用部分土地發(fā)展苗木。“比起種苞米,種植苗木可是強太多了。頭兩天你沒來,俺們這兒可熱鬧了,進村收購樹苗的車一輛又一輛。”趙延波的話語透出喜悅,“今年行情好啊,日本落葉松苗每棵都能賣到五六角錢,還供不應求,我剛剛賣了3萬來棵。今年又租了點地,準備多種點。”趙延波的話音剛落,金福榮接過話茬說:“這些天往家里打電話要樹苗的老多了,一棵都漲到七八角錢了,可惜家里連一棵都沒嘍!”說著,金福榮爽朗地笑了起來。
不遠處,一支龐大的勞動隊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十五六個人兩人一組,一邊挖坑一邊種樹。不一會兒,一行行落葉松樹苗便整齊地站立在地壟上。談到賣苗的收入,2組村民金福宴沒有掩飾自己的滿足:“銷路一點都不擔心,坐在家里收苗的(販子)就來了,有多少買多少。有的人家前些天賣了20多萬棵樹苗。俺家去年擺弄少了!今年我總共發(fā)展了3畝半地,準備種9萬多棵苗。”金福宴告訴記者,眼下正是假植幼樹的好時機,家里人手不夠,還雇了十幾個人。每天早上7點開工,到下午五六點才完活兒。
村干部告訴記者,蛟羊峪村共有400多戶人家,年輕力壯的都到附近企業(yè)上班了,凈剩下些老年人。這兩年,留守老人們一改大田只種玉米的老觀念,發(fā)展起了苗木,全村已有80多戶農民靠育苗發(fā)家致富。2011年全村育苗數(shù)達200多萬棵,今年有望突破350萬棵。“現(xiàn)在的蛟羊峪村,已是遠近聞名的苗木種植專業(yè)村。”
苗木俏,農民笑。小樹苗不僅鼓起了農民的腰包,就連有閑地的農戶也跟著沾光。趙延波告訴記者,農戶往外租地的價格“水漲船高”。他家今年租地價格是600元錢一畝。而往年租地種苞米,一畝也就200元錢。工閑之余,金福宴的雇工任秀琴告訴記者,現(xiàn)在雇人假植樹苗的工錢每天是80元,雇主還供頓午飯。“這還是提前預訂的,否則都雇不到人。”很多的家庭婦女都利用春播前和秋收后的這段空閑時間,給苗木種植戶“打短工”。有的人家兩口子一年春秋兩季“打短工”就能收入個六七千元。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苗木產業(yè)下一個熱點之生態(tài)苗木
生態(tài)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tài)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現(xiàn)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tài)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tài)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tài)苗木?【詳細】
要想做好苗木產銷,不了解市場環(huán)境不行
眾所周知,產品的銷售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的變化又受制于整體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苗木產品作為一種生態(tài)建設的基本材料,最終都是要銷往建設工程的,因此,一些國家政策、政府行為、社會趨向等宏觀因素的變化對其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