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本土植物愛吃“污水” 臭黑河涌干凈了
白姜花
水鬼蕉
疊穗莎草
黃花藺
黃苞蝎尾蕉
薏苡
實驗前的河涌
試驗后的河涌
花香淡淡的白姜花、老廣經常用來煲湯的薏苡、其貌不揚的水鬼蕉、黃苞蝎尾蕉、疊穗莎草、黃花藺……你知道嗎?這些在廣州極常見的本土植物,卻有著“去污還清”的凈水本領哦。記者近日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由華南植物園副主任、研究員任海領銜的“鄉(xiāng)土植物在珠三角城鎮(zhèn)生態(tài)綠地構建中的研究與應用”課題組從190多種植物中精選出了6種具有凈水功能的本土植物。經檢驗,在又臟又臭的河涌里種上這6種便宜又常見的植物,就能凈化河涌兩岸的生活污水,而且凈化1噸水只要5分。
分別是:薏苡、水鬼蕉、白姜花、黃苞蝎尾蕉、疊穗莎草、黃花藺。
各有“殺手锏”,有的喜歡“吃”細菌,有的能“吸”磷,有的則是全能“殺手”。
可建人工濕地凈化河涌兩岸生活污水,凈化1噸水只需5分。
去污:通過根莖“吞食”毒素
據介紹,針對廣州目前城市綠化中選擇的植物大多存在凈化功能弱、維護成本高等問題,該課題組從190多種植物中精選出白姜花、薏苡、水鬼蕉、黃苞蝎尾蕉、疊穗莎草、黃花藺這6種本土植物,人造出“濕地”。這6種植物,花卉顏色等都各有不同,單獨或組合在一起都極具觀賞性,而且都是廣州本地植被,便宜又容易獲得。最主要的是,它們吸收有害物質的能力都很強,能夠“吃”進污水“吐”出清水。“它們各有‘殺手锏’,有的喜歡‘吃’細菌,有的能‘吸’磷,有的則是全能‘殺手’。”
這種“神奇濕地”的工作原理很簡單:首先,在這些植物下面有著約1米深的沙、20厘米厚的沙礫,污水經過時,可以濾掉大塊垃圾,然后進入第一塊濕地,從上到下慢慢滲透,污水中的氮、磷、有機物等就逐漸沉淀被沙石吸收,進入收集管;水流入第二塊濕地,兩塊濕地的落差是20厘米,在第二塊濕地,水從下往上滲透,再次沉淀吸收;而6種植物則主要通過根莖“吞食”各種毒素。隨著植物不斷長高長壯,它們身體里面也積蓄了越來越多毒害物質。經過這些環(huán)節(jié),污水就被凈化了。一般情況下,植物每半年收割一次,隨著植物不斷地生長,也就能源源不斷地吸收毒物。
效果:細菌去除率超99%
據介紹,種植了這6種植物的人工濕地對生活污水的凈化效果相當好。經一級系統(tǒng)后,出水水質各指標均達國家地面水質III類標準以上,部分指標達II級或I級標準;經二級系統(tǒng)以后,出水水質全部指標均達II級以上。“結果表明,這個人工濕地的凈化效果能達到甚至優(yōu)于傳統(tǒng)的二級生化處理廠效果。”
經檢驗,經過這種濕地凈化后的水,含氮化合物的去除率為40%,總磷的去除率是80%,細菌總數、真菌總數、放線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的去除率均達到99%以上,其中總大腸菌群去除率高達99.9%以上。
課題組在華南植物園內的一條河涌內進行了試驗。據悉,這條河涌在試驗前,原本是河水臭黑、污泥深厚,能直接看到河底的污泥,尤其是夏天,經太陽一曬,更是惡臭難聞,而且河涌邊岸也或崩塌或破碎。然而,課題組在河涌兩岸用這6種植物種植了人工濕地之后,水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凈化,完全沒了臭味,兩岸植被郁郁蔥蔥,空氣河水都得到了凈化。
課題組介紹,與污水處理廠不同,建設人工濕地后,地面沒有工程痕跡,城市居民區(qū)附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如空氣質量、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再因污水的排放遭到破壞,并可使居住區(qū)及附近地區(qū)具有優(yōu)美的景觀,而且,還可以給小區(qū)驅避蚊蟲。
成本:凈化1噸水只要5分
課題組介紹,這6種植物都屬于能適應較高生活污水濃度、生長快而好、易分蘗的人工濕地植物,使用這種技術來凈化污水,成本非常低。
即使是這個人工濕地的初建費用也是相當低的。也就是在初建時期,人工濕地綜合造價為350~400元/平方米,處理每噸污水初期建設費只需2500元左右。系統(tǒng)建成后的運行成本也相當低,因為它對生活污水的總處理能力為0.1~0.3噸/平方米/日,出水水質好于二級排放水標準,或達到回用水標準。整個系統(tǒng)可以使用30年,總運行成本約0.05元/噸/日。也就是說,凈化1噸水只要5分。
據介紹,這一技術已經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他們也期望能夠更多地在廣州的河涌治理方面發(fā)揮作用。
編輯:lvhao
相關閱讀
銀川人工濕地成城市后花園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濕地在保護與治理中逐漸恢復。目前,全市共有濕地5.31萬公頃,其中自然湖泊近200個,批準建立了5處國家級濕地公園、6處自治區(qū)級濕地公園、8處市級濕地公園,市區(qū)濕地率達10.65%。【詳細】
成都:大力推行“中水+濕地”模式
每天再生水供應量達7萬噸,每年供應再生水源約2500多萬噸,若按錦城湖133萬立方米的容積計算,一年能節(jié)約淡水資源相當于20個錦城湖的水量。【詳細】
淺析水生植物在人工濕地中的應用
淡綠透明的水色,簡潔平淌的水面是各種園林景物的底色,與綠葉相調和,與艷麗的鮮花相對比,相映成趣。【詳細】
昆明:園景樹應增加梅花茶花等本土特色植物
隨著昆明市城市綠化建設工作的不斷發(fā)展,部分省外或者省內州市所繁育的園林綠化苗木也不斷成為昆明園林綠化樹種,這些苗木的應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昆明園林建設的需求,但外來苗木未經適應性試驗及相關研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