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園中的樹王——意楊
上海植物園自1972年籌建以來,先后收集保存各類木本植物1541種(包括變種),四十年來,哪個樹種生長得最快呢?今年6月完成的園區(qū)植物本底調查給出了準確答案,意楊無疑是園中樹木生長的冠軍。其中,位于蕨類園香樟林邊一株胸徑達96cm的意楊勇奪冠軍,另一株種植在杜鵑園的意楊以胸徑93cm屈居亞軍,兩株樹樹高均超過了20m。
蕨類園香樟林邊的意楊
杜鵑園的意楊,雷電劈斷了一主枝
意楊學名Populus euramevicana cv.“I-214”,屬于楊柳科楊屬,原產(chǎn)意大利,我國最早于1958年從東德引入。意楊樹干挺立,樹冠開闊,枝葉濃密,加上生長快速,被廣泛用作防風林、行道樹及造紙、板材等經(jīng)濟用林。隨著石化能源供應的日趨緊張,生長快速的楊樹也逐漸被研究用于生物能源開發(fā)。的確,按園中楊樹王96cm胸徑,大約40年樹齡估算,其胸徑年平均增長達2.4cm;而我園能源題組2012年新引進的“南林895”楊、“中林46”楊等6個楊樹良種,截止目前,春季扦插苗基徑均達到2cm左右,其中“中林46”楊最長主枝平均基徑達2.35cm,高生長量平均達221.7cm,速生使得楊樹相比其他樹種可以積累更多生物量,從而提供和轉化更多的生物能量。據(jù)檢測1g楊樹枝干(干重)的熱值平均為17kj左右,與0.58g標準煤熱量相當。楊樹一般超短期輪伐栽培,即按10000-35000株/hm2,1-3年輪伐,林分年平均生物量可達12-20t/hm2,粗略估算,相當年產(chǎn)標煤6.96-11.6t/hm2。
據(jù)對上海崇明調查,過去有不少楊樹作為行道樹或防風林引種栽植,目前生長健壯,我園能源課題組對引種的6個楊樹良種,在鹽堿性較強的崇明灘涂地也進行了試驗栽植,目前生長旺盛,且病蟲危害較少,上述研究將為楊樹作為能源植物開發(fā)濱海灘涂提供借鑒。
編輯:liang
相關閱讀
大連:3條路街被打造成精品綠化街
如果走在主城區(qū)長江路、黃河路和迎客路上,你會被這3條路街的綠化效果所震撼:過去道路綠化時斷時續(xù),樹池裸露土壤的景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劃一、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城市綠地景觀。【詳細】
園林喬灌木如何養(yǎng)護?
對于喬灌木的養(yǎng)護是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平時我們應該如何對喬灌木進行養(yǎng)護?【詳細】
天津:突出邊角綠化 打造精品亮點
為了給全運會增添漂亮的市容環(huán)境,連日來,本市市容園林部門圍繞場館周邊開展了細化美化綠化,在重點地區(qū)提升改造的同時,突出邊角綠化,打造精品亮點,綠化建設向支次道路、向街角里巷等地區(qū)延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