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作為一種大眾收藏品,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起,在國內(nèi)逐漸升溫。以靈璧石為例,曾經(jīng)有藏友十五年前以幾十元買進的一件名為《妙筆生花》的小件靈璧石,在2010年秋季以2萬元的價格轉(zhuǎn)讓,至于一些體積大、造型好的靈璧石,從當初幾十元、幾百元收進到今天幾萬元、幾十萬元脫手,已不算什么新聞。在2011年10月結束的中國淄博首屆金秋奇石拍賣會上,奇石珍品亮點非常多,其中的165號拍品《春峰凝翠》(嶗山綠石)由14萬元起拍,最終以50萬元的高價落槌;63號拍品《高山流水》(紅絲石)由11萬元起拍,最后以18萬元成交。奇石雖說具備較高的收藏價值,但也不是隨便什么石頭都值得珍藏,奇石收藏還是有一定竅門的。
1、多學習,多交流,多請教,多觀摩精品。收藏的圈子很重要,藏友之間應經(jīng)常交流、切磋、探討藏石、賞石、玩石的體會和經(jīng)驗。交流可以了解奇石市場的行情、走向與態(tài)勢,交流能使自己的賞石水平得到提高,交流還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藏品的不足之處。
2、要不斷增加收藏珍品的意識。一名藏石者想要提高品位和收藏檔次,收藏珍品的意識必不可少。一個成功的收藏家,總有一些經(jīng)得起時間和市場考驗的珍品。而對于初涉此道的人來講,都會經(jīng)歷一個藏品數(shù)量由少到多,質(zhì)量由粗到精,層次由低到高的過程,收藏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藏品和藏識不斷提高的過程。
3、不可急功近利,應該循序漸進。任何收藏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奇石收藏也同樣有一個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上手時不可急功近利,不要太過注重數(shù)量,要樹立精品意識,要切記藏品的質(zhì)量是第一位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精品的升值的空間絕非普品可比。
4、如果自己不具備設計能力,應盡可能收藏賞石,而少藏毛坯奇石。奇石一定要上座到位,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賞石。再好的奇石在上座之前,也只能算作素材而非作品,即便是藏了幾十年的毛坯石,從欣賞角度來看仍算是新石,而新石的升值空間是非常有限的。只有經(jīng)過鑒賞家精心設計,并配置工藝精湛的底座后,才能成為眾人矚目的賞石。一言以蔽之,賞石其實就是用底座來續(xù)寫文化歷史的,賞石底座的優(yōu)劣及包漿,是賦予賞石日后能否成為古董的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數(shù)據(jù)。(吳偉忠)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