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蓮霧,也許有人會陌生,即使嘗過的朋友,對其也許也知之甚少。蓮霧成串聚生在枝干上,成熟時,油亮放光的果子,水靈靈、紅撲撲、滑溜溜,恰似懸掛家門的小燈籠,又像倒掛的小鈴鐺,十分惹人喜愛,把它放在桌上頗像個蓮臺,也許因為這種形狀,被稱為“蓮霧”。
蓮霧(Eugenia javanica Lam),又名天桃、洋蒲桃、璉霧、爪哇蒲桃,是桃金娘科多年生常綠果樹。其樹高3~5米,樹冠圓頭形,樹皮褐色,枝粗壯,單葉對生、橢圓形,幼嫩葉紫紅色;聚散花序,頂生或腋生,白色;單果,肉質(zhì)漿果成串聚生,鐘形或梨形,果皮鮮紅、淡紅、暗紫紅、粉紅、白色等,有光澤;果肉白色,棉絮狀,汁多,味淡甜,有香味,種子多數(shù)退化,少數(shù)仍有1~3枚;果期6-7月。
在臺灣,蓮霧被譽為“水果皇帝”,暢銷于水果市場,深受消費者的親睞。除用作水果外,蓮霧優(yōu)美的樹形還應用于園林綠化中,其蔥蘢的樹木、青綠的枝葉,豐碩的果實,已經(jīng)成為美化環(huán)境的亮麗風景線。在醫(yī)藥方面,也有蓮霧的一席之地,它的果實可治療多種疾病,其性味甘平,功能潤肺、止咳、除痰、涼血、收斂,因而,臺灣民間有“吃蓮霧清肺火之說”。蓮霧還可以作為菜肴,淡淡的甜味中帶有蘋果般的清香,食后齒頰留芳,其中著名的傳統(tǒng)小吃“四海同心”就是以蓮霧作為主要材料;宴會上還用蓮霧作為冷盤。可見,蓮霧廣泛應用于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蓮霧原產(chǎn)馬來半島及安達曼群島,其適應性強,粗生易長,性喜溫暖,怕寒冷,喜好濕潤的肥沃土壤,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栽培上做好整枝修剪即可。目前我國沿海一帶在一些園林小景和庭院開始應用。我園百果園引種栽培的蓮霧,生長良好,每到6、7月份,碩果累累,討人喜歡。
蓮霧的果實
成熟的果實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