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移動樹林年產值將超千萬元
近期,氣溫下降。在張家港市永聯(lián)村苗木基地,工人們正忙著給紫薇、紅楓等10多種高檔苗木的根部加鋪厚厚的稻殼,幫助它們抵御寒冬。
與其他苗圃不同的是,這里就像一片“移動樹林”,所有苗木生長在一個個黑色容器里,可以隨時搬運。令人好奇的是,每個容器的外殼像蜂窩一樣布滿了小孔,還有兩根黑色的細管子插入容器中土壤里。“這里采用了國內先進的容器苗技術,”基地技術人員夏鵬飛說,基地占地100畝,總投資500萬元,目前共有苗木12000棵。
夏鵬飛指著一棵容器苗木說:容器里的機質除含有東北泥炭外,還大量使用了稻殼、牛糞等生物有機肥,這為農業(yè)副產品提供了很好的出路;插在容器中的細管子是滴灌器,可以對苗木進行精準灌溉;每個容器邊上的小孔有上萬個,用來保證苗木根系呼吸,并促進毛細根的生長。“一兩年后,這些苗木的毛細根數(shù)量,將是用傳統(tǒng)方式栽培的苗木的二三十倍,這有助于苗木更好地吸收養(yǎng)分,生長得更快。”他說。
夏鵬飛進一步解釋說,容器苗技術的應用,使人工能夠更多地干預苗木的生長。例如,夏天氣溫高,水分蒸發(fā)快,就24小時滴灌,冬季氣溫低,就縮短滴灌時間; 還可以根據不同樹種的特性,配制酸堿度合適的機質,以防苗木“水土不服”。同時,容器苗移栽是帶著完整的根團栽入土里,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栽,能大大降低養(yǎng)護難度和成本,成活率幾乎是100%。更為明顯的是,因為不用斷根、砍掉樹冠,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樹木的良好形態(tài),實現(xiàn)“大樹帶冠栽植”,立顯綠化效果。
為縮短產出周期,基地選種了已經七八厘米粗的苗木,三五年后可長到10厘米左右粗,那時價格就會成倍增長。例如7厘米粗的紅楓,目前市場價每棵600元,如長到10厘米粗,每棵就要賣到5000元以上。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基地利用林下空間種植毛娟、茶梅等低矮灌木,工人還將它們修剪成球狀等奇特造型,體現(xiàn)出藝術效果,提高其附加值。另外,這些容器苗木還可以為各種慶典活動提供出租服務,獲取額外收益。
近年來,永聯(lián)村依托先進科學技術,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取得了不俗效益。據測算,苗木基地100畝容器苗在兩三年后的年產值將超1000萬元。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xiāng)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xiāng)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灌木類苗木該如何應對市場
2018年春季苗木栽植已接近尾聲,今年在灌木類苗木銷售中遇到幾個問題和感受在這和大家分享。【詳細】
蘇州成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城市館主賓城市
第16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發(fā)布會3月29日在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行。中國城市館發(fā)布了2018年度主題為【詳細】
苗木產業(yè)下一個熱點之生態(tài)苗木
生態(tài)苗木,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態(tài)建設而使用的綠化苗木?,F(xiàn)在,因為苗木市場的疲軟,大家都在熱議,走生態(tài)苗木之路是否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什么地方能用到生態(tài)苗木?哪些樹種可以做生態(tài)苗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