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地名中的文化記憶
地名是人們對地形地物、特定方位及地域范圍所給予的約定俗成的語言文字代號,其形成有著深刻的地理、歷史、語言和文化背景。地名既是某一特定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象征,也是具有本源意義的寶貴歷史資料,是存在于現階段的,又是顯示人地關系變化與重大歷史事件的信息源。
寧夏大學地理系教授何彤慧教授對銀川市區(qū)現狀地名類型、組成、層次結構進行綜合考察后,發(fā)現其地名文化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充分體現現代都市文化
銀川市區(qū)現代地名體系中,通名種類越來越多樣,表征含義越來越新穎和現代,如:橋梁類地名通名,30年前只有“橋”,后來出現“大橋”“立交橋”,再后來有了“天橋”“特大橋”等;住區(qū)通名早已打破“小區(qū)”“園”等的局限,出現了“花園”“公寓”“別墅”等新型通名,近年來甚至出現無通名住宅區(qū)。在專名的選取上,具有全國、洲際乃至國際含義的地名越來越多,充分體現了現代都市文化特征。
地名的時代層次性突出
銀川市區(qū)現代地名體系是不同時代地名的集成。新中國成立前形成的地名中,舊城的標志性地物和重要自然景物是重要采詞來源,如:北關、南門等,民族街與民生巷地名來源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政治導向;解放初的地名層具有濃郁的紅色文化特色,如:解放、新華、前進、勝利、富寧等街巷名和社區(qū)名;文革時期有政治色彩的地名在改革開放以后迅速被抹去,存留下來的還有以三線企業(yè)命名的點、線、面狀地名;改革開放以來,先是涌現了一批以標志性地物、老地名或安置單位名加上通名街、路、巷、村等的地名;其后以祥瑞詞加上通名街、路、家園等通名的地名相繼出現;再后來更多的面狀、點狀地名通名涌現,專名也越來越個性化,充滿詩情畫意。
西夏文化有所表現
銀川市是著名的西夏古都和明清重鎮(zhèn),以西夏王陵為代表,涵蓋文學藝術、語言文字、文獻典籍、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物遺存等的西夏文化,是銀川市品位最高的文化類型。
蒙古滅西夏后的500多年中,西夏文化成為地地道道的“死文化”,直至19世紀初武威西夏碑的發(fā)現和20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西夏文物考古發(fā)現,才激活了西夏文化。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銀川市將西夏古都作為其旅游文化方向定位以來,西夏文化在銀川城區(qū)的地名文化中展現無疑,西夏區(qū)、興慶區(qū)均為西夏文化色彩地名,另有西夏公園、西夏廣場等各類地名,但總體上數量很少。
塞上江南文化濃縮在湖泊水系地名中
銀川平原是具有2000年引黃灌溉歷史的綠洲,具有典型的“塞上江南”文化景觀。塞上江南文化準確定位應當為寧夏的綠洲文化,在銀川市區(qū)是以湖泊水系地名為代表的。除湖泊實體地名外,湖泊成為方位代表,也延伸出臨湖、湖濱等地名。
水系在銀川市區(qū)為各級溝渠組成的排灌體系,主要的干渠、干溝和部分的支渠、支溝除原地名得以保存外,還被原樣或轉音轉義后應用在住區(qū)或街巷地名中,如唐徠渠——唐徠小區(qū)等等。
地名中歷史文化記憶比較淡化
銀川市有一定數量的明清地名傳承下來,以記錄城市的歷史脈絡,但數量總體很少,如:明代地名只有承天寺塔、海寶塔、鼓樓、南薰、清和、寧朔、崇義等幾處,其中后三個作為街巷名是后期重新采用的,并非完全的傳承。清代寧夏府城的六個門分別是東側的清和門,西側的鎮(zhèn)遠門,南側的光華門和南薰門,北側的德勝門和振武門,除振武門外,其他幾個門的名稱原樣或轉音轉意后在地名中表留下來。
民國時期的地名在街巷中有所體現,如:民族街、民生巷、居安巷、中山公園等,但是數量少且分散,代表性差。實際上歷史地名有記載的很多是當時的地標式建筑名,如:衙署寺觀、街坊牌樓、堡寨墩臺等,但是像民國寧夏政府舊址、將軍樓、地藏寺等建筑物或建筑遺存尚在的都未成為地名源頭,早已消失的地標名更不可能被重新啟用。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銀川打造“西北花都”
寧夏區(qū)銀川市興慶區(qū)傳出好消息,青島昌盛東方實業(yè)集團與興慶區(qū)就興慶區(qū)花卉農業(yè)科技產業(yè)園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由該集團旗下華盛綠能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助力銀川打造“西北花都”。【詳細】
第九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將于9月“花開銀川”
記者從第九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以“花兒綻放新絲路”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將于今年9月1日至10月7日在寧夏銀川市花博園舉辦,這是西北地區(qū)首次舉辦的花博盛會。【詳細】
銀川:政府專題會原則性通過將打造海綿城市
近日,編制歷時近一年的《銀川市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2016-2030)》已通過市政府專題會研究并原則性通過。【詳細】
《銀川海綿城市建設規(guī)劃》編制取得中期成果
7月19日,銀川市規(guī)劃管理局宣布,歷經近5個月的編制,《銀川市海綿城市建設規(guī)劃》已取得中期成果。市規(guī)劃管理局就目前的規(guī)劃內容,組織市屬相關單位及規(guī)劃、建筑、給排水等領域專家,召開了中期成果方案評審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