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營口:綠化遼東灣吸引全中國
2013-02-16 10:40:53 來源:遼河晚報 瀏覽次數:
昨日,海風凜冽地吹著,遼東灣新區(qū)卻是一幅熱火朝天的景象:市住建委園林管理處工人和駐盤武警8610部隊官兵共1600余人,趁著冬季植樹的好時候,齊心協力栽植樹木,為遼東灣新區(qū)的春天增添一抹綠色。他們,用汗水澆灌美麗,用行動迎接十二運的召開。
遼東灣新區(qū)的冬天,一點兒不寂寞。尤其在市體育中心和大學城西側,一千多人冒著寒風,栽植樹木。場地處處泥濘,道路是為植樹而特意鋪就的,植樹的工作是在殘土抬高的地勢上完成的。
“去年12月12日,園林工人初到現場時,這里還是一大片平灘,比這泥濘得多。路是我們鋪出來的,高地是我們用外運來的殘土堆積的。到現在為止,我們已清理殘土70多萬立方米,使用客土6.5萬立方米、河沙1.5萬立方米,鋪路用混砂、山皮石4萬立方米,工程浩大。”園林部門人員介紹說。記者了解到,之所以耗費人力、物力抬高地勢,是因為海邊土壤的鹽堿度高,不利于樹木成活。
有部隊官兵的地方,總能聽到嘹亮的軍歌聲。在激昂的旋律之下,官兵們干得相當起勁兒。在高地上,已被機械抓出了一道道溝,像是種菜之前刨出的小土坑一樣,便于樹木的栽種。“大伙兒先在坑里鋪些沙子,再將這個帶眼兒的黑袋子放在上面。之后,再往黑袋子里墊10公分河沙,把樹苗放進去之后,再墊一層客土、河沙、糞肥等攪拌而成的營養(yǎng)土。”現場指導人員所說的“帶眼兒的黑袋子”是營養(yǎng)缽,將樹根與鹽堿土隔離開來,保證樹木的成活率。
官兵們干勁十足,園林工人也不示弱。栽植樹木是他們的專長,每個人干起活來都是得心應手。“我們每天早上7點多就到這里了,一干就是一整天。海邊比市區(qū)更冷,但園林工人不怕,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為遼東灣新區(qū)添綠增彩。”園林工人張大哥說。
一車車樹苗被拉到現場,將在這里栽植的均是胸徑為3-5公分的鄉(xiāng)土樹木,包括銀中楊、火炬、垂柳、白蠟、榆樹等多個品種。園林工人和官兵將樹苗一株株地扛到高地,將樹木栽種在營養(yǎng)缽里,最后在營養(yǎng)缽的外面培土。記者看到,每一道溝里,都扯著一根紅線,紅線上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銀色標識。“這個銀色標識,用來標出栽樹的位置。為了讓成片的樹林更整齊、美觀,我們會認真扯平標線,并按照銀色標識的位置栽種樹苗。”園林管理處職工賈富翔說。
記者了解到,從進入場地開始,園林管理處每日投入人力500-600人。截至目前,園林工人和官兵已栽種樹木8萬株,春節(jié)前將栽種樹木23萬株。“年后,我們仍會持續(xù)開展綠化活動,用我們的努力美化、綠化遼東灣新區(qū),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迎接十二屆全運會的召開。”相關負責人員介紹說。
編輯:wenweihu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xiāng)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xiāng)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中國和德國屋頂花園發(fā)展對比
玫瑰姐計劃在4月份去德國,先在網上搜了一些德國攻略,找到了德國屋頂花園的文章。【詳細】
我國城市規(guī)劃的困境
2004年初,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門首次承認首都交通規(guī)劃的失敗是造成城市交通不暢的主要原因。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半個世紀的發(fā)展結果卻成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