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革命與生態(tài)文明時代的新型文化現象和文化產業(yè)
2013-07-02 09:18:11 來源:國家林業(yè)局網站 瀏覽次數:
二、智慧圖書館
(一)智慧圖書館概述
智慧圖書館就是以一種更智慧的方法,通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改變用戶和圖書館系統(tǒng)信息資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確性、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從而實現智慧化服務和管理的圖書館模式。智慧圖書館通過物聯網實現用戶間的通信、用戶與圖書館的通信、圖書館間的通信、用戶與信息資源的通信以及信息資源間的通信。它的最高階段就是各部分都由圖書館智慧化地完成,無需人工干預,達到“智慧”狀態(tài)。作為未來圖書館的新模式,智慧圖書館已經和正在成為圖書館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型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理念和新實踐。
?。ǘ鴷嗦?、書人相聯、人人相聯的圖書館
書書相聯是智慧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技術基礎,利用文獻感知服務系統(tǒng)和整合集群管理系統(tǒng),將某圖書館中的各類文獻之間建立起跨系統(tǒng)應用集成、跨部門信息共享、跨庫網轉換互通、跨媒體深度融合、跨館際物流速遞的服務與管理新形態(tài),并與其他圖書館中的各類文獻也同樣建立起類似的聯系。書人相聯是智慧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關鍵,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發(fā)展理念與實踐,包括文獻與館員的互通相聯,文獻與讀者的互通相聯。人人相聯是智慧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核心,包括館員與館員的相聯、館員與讀者的相聯、讀者與讀者的相聯。21世紀初以來,在中國各大圖書館開展的網上聯合知識導航站及各類移動服務,開創(chuàng)了圖書館界人人相聯的服務新形態(tài)。在網絡的支持下,這種館員間的人人相聯使服務咨詢平臺整合了館內外乃至境內外參考咨詢的人力資源,并與讀者形成了便捷、專業(yè)的互動。這種人人相聯的圖書館理念還體現在圖書館的內部管理及專項的讀者服務等實踐之中,也將為圖書館管理走向社會化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
?。ㄈ╇S時隨地可用的圖書館
任何時間均可使用是智慧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時間延伸。物理空間的圖書館有閉館的時間,但虛擬圖書館可以全天候地開放并為廣大讀者提供服務。有了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基礎建設,圖書館如同一臺便捷式電腦隨時可以打開使用,使讀者可以在方便的任何時間與知識進行對話。盡管物理空間的圖書館依然會有公共空間的魅力和吸引力,但智慧圖書館會給讀者帶來網絡空間在時間上的更多自由與選擇,使原本以圖書館開放時間為邏輯點的服務模式發(fā)生變革,讓讀者感到圖書館隨時存在和可即時利用。任何地點均可使用是智慧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空間拓展。傳統(tǒng)圖書館給人以建筑的象征,即它是一個空間位置的存在。智慧圖書館則顛覆了這種觀念,在泛在城市的信息技術支持下,讀者在任何地點都可以利用圖書館,圖書館真正成為廣大讀者身邊的圖書館,讓讀者感到圖書館的隨地存在和便捷利用。
?。ㄋ模┳非缶G色發(fā)展的圖書館
綠色發(fā)展將是未來智慧圖書館的發(fā)展戰(zhàn)略。綠色發(fā)展可以從自然、環(huán)保和安全等要素予以觀察。從自然要素來觀察,綠色發(fā)展就是在圖書館建筑中融入自然元素,讓讀者和館員更加親近自然。智慧圖書館的發(fā)展戰(zhàn)略呼喚資源節(jié)約型圖書館的設計和管理,如采用智能型的窗簾和感應式電梯,以節(jié)約電能;防止書庫的過度裝修帶來的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數字資源的使用率越來越高,從而減少紙張等資源的消耗。從安全的角度來觀察,綠色發(fā)展就是在圖書館面向讀者和館員的管理中,智慧圖書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方便讀者與安全防范結合起來,將美觀典雅與衛(wèi)生安全結合起來,將方便讀者與信息安全結合起來(王世偉,2011)。
編輯:山水百合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