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歐美國家切花質量標準的主要差距
歐洲經濟委員會及荷蘭、美國、日本國家等頒布的切花質量標準規(guī)定了產品內在質量要求、保鮮劑的使用情況和瓶插壽命等。切花在市場出售之前,要經過專門人員嚴格的品質檢查,檢查內容有病蟲害、切花時期(花蕾開度)、保鮮劑的使用情況、瓶插壽命等,并將檢查結果在出售時公布。與國外標準相比,我國花卉質量標準存在的主要差距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
技術指標的先進性
與國際同類先進標準相比,我國花卉產品標準缺少必要的技術內容或技術內容落后,一些隨國際貿易需求而產生的質量指標我國沒有制訂相應的技術指標加以規(guī)范,或雖有指標界定,卻遠低于同類國際標準的要求,失去了標準對生產的引導作用,使我國花卉產品在國際市場失去了應有的競爭力。我國標準大多規(guī)格與質量混在一起,多是根據(jù)外觀要素來評判花卉產品質量等級,沒有內在質量指標,對產品質量無法進行全面準確的評價。
標準配套性和系統(tǒng)性
與國外相比,我國現(xiàn)有的切花標準體系以產品標準為主,檢測技術標準很少,而國際上則是以系統(tǒng)配套的技術標準為主。由于切花質量的全程控制涉及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huán)節(jié)。依靠配套的標準從良種繁育等基礎工作入手,把標準實施貫穿在田間管理、采收、包裝、標識、儲藏、運輸、檢驗直到銷售的整個過程是花卉產品質量的技術保證。與國外同類標準相比,我國切花標準仍存在配套性和系統(tǒng)性差的問題,尤其是缺少必要的切花檢測技術標準和生產技術規(guī)程。
標準實用性
我國切花質量標準實用性的問題比較突出。我國花卉標準化正處于試點和起步階段,與國外先進的花卉標準體系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國現(xiàn)已制定的花卉標準中,由于制定標準的組織不規(guī)范,制定標準的時間太倉促等原因,造成標準不全、不統(tǒng)一;標準質量不高;產后標準少;與市場流通直接相關的標準少;部分標準的可操作性不強,不能滿足國內外貿易的需求,導致采標困難、采標率低,與國際接軌能力有限。如我國鮮切花國家標準的一、二級品不符合生產及市場實際,其中的公共標準沒有分類界定,規(guī)定無病蟲害、不能攜帶病毒、無機械損傷、藥斑等,但在實際生產和銷售環(huán)節(jié)完成后可能存在輕微的病蟲害及缺損。而荷蘭對種球病毒攜帶率有一定的范圍要求:籽球<0.25%,栽植種球<0.5%,商品球<1.0%。歐洲標準規(guī)定無毒香石竹種苗病毒攜帶率<5%。該方面我國標準比國外標準嚴,不利于與國際接軌,也不符合生產實際。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歐洲最美麗的國家公園
本文介紹了歐洲最美的國家公園,風景如畫,令人神往。【詳細】
我國目前木材供應對外依存度近50%
國家林業(yè)局副局長張建龍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說,當前,我國木材的對外依存度近50%,木材安全形勢嚴峻。要大力實施人工造林,積極發(fā)展速生豐產林、工業(yè)原料林、珍貴樹種,將木材對外依存度控制在60%以下。【詳細】
去年我國林產品進出口額達1260億美元
2月20日-21日,推動合法和可持續(xù)中俄木材貿易國際研討會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2013年我國林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1259.9億美元,同比增加6%,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出口625.6億美元,增長8.7%;進口634.3億美元,增長3.7%。 【詳細】
冬季親臨歐美九大植物園(組圖)
在紐約植物園火車節(jié)日展中,人們用樹枝、樹葉、樹皮和樹莖等自然材料做成了紐約地標的縮小版。洋基體育館、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無線電城音樂廳、布魯克林大橋和洛克菲勒中心都能在此看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