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管理處理好“三對關系”
“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這是明代書畫家文徵明在《拙政園圖詠·若墅堂》一詩中的描寫。蘇州瑰寶眾多,被稱為“立體的畫,凝固的詩,無聲的音樂”的蘇州古典園林,始終是最為亮麗的城市名片。
中國園林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后者則以蘇州為代表?;始覉@林以宏大、嚴整、壯麗稱勝,而蘇州園林以小巧、靈動、寫意見長。
從歷史深處走來,蘇州園林以其美輪美奐的形態(tài),在新時期依然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在對蘇州古典園林作遺產保護情況調查后認為:“蘇州古典園林管理一直走在全國世界遺產保護的前列,是中國世界遺產保護的一個典范。”
古代文人抒發(fā)情懷之地
蘇州園林,始于春秋,發(fā)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鼎盛時期有250多處,至今仍存有58處,被稱為“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經典之作,贏得了“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
與北方皇家園林不同,蘇州園林多采用曲折而錯落的布局,通過對景、敞景、分景、借景等造園手法將山池、亭閣、花木等巧妙地組合在一起,虛實相濟,在有限的空間里,營造出“咫尺山林”的悠遠意境。
“蘇州園林的園主多為退隱的官宦。”蘇州園林設計院院長賀鳳春介紹,蘇州園林追求的是表現形外之意,是園主寄托情懷、觀念和哲理的理想審美境界。從官場退隱的文人,在最繁華的地段買一塊地,砌一道高墻,隔開塵世的喧囂。閑來請來一些清客,在園中吟詩、作畫、度曲。一時間,蘇州園林成了江南燦爛文化的承載者。
目前,蘇州共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等9處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道:“這些建造于11—19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刻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蘇州園林發(fā)展處理好了“三對關系”
“園林既不定型于朝夕之內,也無法靠集中突擊或重金投入換回,更非通過模仿而能獲取。”蘇州市園林局局長陳衛(wèi)京表示,這是蘇州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后的十年,正是蘇州經濟社會發(fā)展迅速、城市化建設快速推進的十年,也是蘇州園林保護最有成效的十年。有專家評價,蘇州園林的保護,巧妙地處理好了遺產保護與經濟發(fā)展、全面保護與精品典型、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這“三對關系”。
《蘇州園林》雜志編輯沈亮認為,園林與蘇州城市發(fā)展之間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蘇州園林傳達出的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古典氣息,增強了蘇州對國內外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的吸引力;而蘇州強大的經濟實力,又為古典園林的保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為了完整地展現古典園林的價值,蘇州有計劃地對目前尚存的古典園林開展了恢復歷史原貌的工作。自1997年以來,共投資800多萬元,先后修復了暢園、五峰園、藝圃、網師園等古典園林。
目前,古典園林已成為蘇州旅游業(yè)及服務業(yè)發(fā)展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僅古城區(qū)作為世界遺產的7個古典園林,每年吸引350多萬名游客,創(chuàng)造1.5億元左右的門票收入。“這些收入,都被重新投入到了園林的修復和管理中。”陳衛(wèi)京說。
蘇州還注重依托古典園林物質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夏日的網師園,每到夜晚就會舉辦昆劇、評彈等演出,使游客在欣賞巧奪天工的園林藝術的同時,感受非物質文化的魅力。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顧問愛川紀子說,蘇州古典園林是世界遺產中有形遺產和無形遺產的完美結合。
專業(yè)化保護,蘇州園林精髓得以長存
上世紀50年代初,蘇州就設立了園林修復委員會。在古典園林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蘇州成立了蘇州市世界遺產暨古典園林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tǒng)籌協(xié)調各項工作。建立起兩級保護監(jiān)測網絡,一是蘇州市世界文化遺產古典園林保護監(jiān)管中心,負責全市各個遺產單位保護狀況的監(jiān)測工作;二是各個遺產單位的監(jiān)測點,負責對自身管理的遺產進行監(jiān)測。2004年,蘇州在國內率先建設了“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信息動態(tài)管理和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
“蘇州園林的主體建筑都是木結構,耐久性弱。每隔三五年要油漆一次,每隔三五十年做一次落架大修。”蘇州市園林局副局長曹光樹說,“一直以來,修復嚴格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留園主體建筑曲溪樓的修復便是鮮活樣板。”留園管理處工作人員說,“原材料、原工藝、原色彩、原法式”,是此次維修工程的四大施工原則。為了將對建筑外貌的影響降到最低,曲溪樓修繕人員把強度遠超鋼材的碳纖維等現代材料包在了木頭里。“我們還采用‘傳統(tǒng)打石樁’的做法,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細致的維修方案、嚴謹的實施要求讓曲溪樓修繕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遺培訓課程。”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蘇州園林,蘇州承辦了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世界遺產傳統(tǒng)建筑保護論壇等,建立了園林專業(yè)檔案館,并將6月28日確立為“蘇州世界遺產日”。如今,蘇州園林“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早在1980年,網師園的殿春簃就被“搬”到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成為第一處海外版蘇州園林。目前,復制到海外的蘇州園林多達30余處。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如何防止中國歷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決歷史文化街區(qū)在開發(fā)中千街一面的問題,首先要從理念和認識的高度真正將歷史街區(qū)作為一項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再開發(fā),只有這樣才能自發(fā)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價值,并將之作為推動老城復興的重要手段加以傳承和發(fā)揚【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huán)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fā)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tǒng),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