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2013-11-25 10:09:43 來源:互聯(lián)網 瀏覽次數(shù):
“有史以來……最……”這個句式,已經被我鎖定為書商招攬生意使出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怕被滿篇艱澀的專業(yè)術語弄暈,所以就將那些美國大城市的命運束之高閣了。
兩個月前,這本書再次進入我的視線。因為它的作者簡·雅各布斯永遠地離去。
那天,離她90歲的生日只有9天。
那天,我聽到了多倫多市長對她的評價———“簡·雅各布斯將作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而為人們銘記,她的洞察力和做出的貢獻將改變北美城市發(fā)展的方式。”
思想家而不是建筑家的界定,讓我恍然間意識到也許自己并不缺少走進她心靈的通道。于是,踩著凳子,將書取下,收獲了不小的驚喜———專業(yè)書中少見的熱情、悲憫和激昂。
2
寓言說,往一頭駱駝背上一根一根地加稻草,最后總有一根稻草會把駱駝的背脊壓斷。雅各布斯正是這樣一根偉大的稻草。
長著娃娃臉的雅各布斯出生于美國賓州,早年當過記者,用這個職業(yè)的行話來說,她是跑建筑“條線”的記者。
她喜歡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在用腳“欣賞”城市的同時,也用超乎常人的細心洞察到美國大城市正面臨著的某種災難———“被規(guī)劃者的魔法點中的人們,被隨意推來搡去……完整的社區(qū)被分割開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做的結果是,收獲了諸多懷疑、怨恨和絕望”。
于是,她像斗士一樣,向傳統(tǒng)的城市規(guī)劃觀念開戰(zhàn),旗幟鮮明地與“有識之士”唱反調:人家呼吁清除貧民區(qū),她卻提出要增加城市人口的多樣性,讓人和各種活動聚集在一起;人家說應該打開城市空間,她卻覺得要把城市變得更密,形成一種其樂融融的混亂。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裹挾著另類的城建規(guī)劃觀點,意氣風發(fā)地登場了。許多城市規(guī)劃者被激怒了,他們批評這本書是沒有任何建筑規(guī)劃研究背景的婦人的嘮叨,他們抱怨這本書“除了給規(guī)劃帶來麻煩,其余什么也沒有”。
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婦人連篇累牘的嘮叨,竟然幾乎顛覆了以往的城市規(guī)劃理論,也幾乎改變了美國城市的發(fā)展方式。
3
人們好奇,是什么賦予這個婦人以改變歷史的魔力?
其實,并沒有什么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都源自她的眼睛與心靈。
在她的筆下,城市不再只是建筑、道路和橋梁組合而成的水泥叢林,她關心下水道是否堵了,自來水是否干凈;她在意孩子們是否安全,公園里的路燈是否可以照見蔭蔽的角落……
她的細心讓她擁有了發(fā)現(xiàn)“街頭芭蕾”的美妙情愫,也讓她能夠看到很多專業(yè)建筑師看不到的東西,她甚至觸碰到他們所感受不到的城市溫度,因為她有一雙最盡職的守護城市的眼睛,這雙眼睛注視的正是那些生活在建筑里的人。
她敏銳地提出“街道眼”(StreetEye)的概念,這個新鮮而可愛的概念反對建設那些寂寥的“花園城市”,它主張保持小尺度的街區(qū)(Block)和街道上的各種小店鋪,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們相互見面的機會,從而增強街道的安全感;她論述老社區(qū)是安全的,因為鄰里有著正常的交往,對社區(qū)有著強烈的認同;她指出交通擁堵不是汽車多而引起的,而是城市規(guī)劃將許多區(qū)域生硬地隔離開來,讓人們不得不依賴汽車。
……
當然,她對那些“專業(yè)人士”也不嘴下留情,“城市設計的規(guī)劃者們和建筑師們費盡心思去學習現(xiàn)代正規(guī)理論的圣人們和圣賢們曾經說過的話,他們對這些思想如此投入,以致當碰到現(xiàn)實中的矛盾將威脅到要推翻他們千辛萬苦學來的知識時,他們一定會把現(xiàn)實撇在一邊。”
4
40年前深刻影響美國的書,終于在去年有了中國的面孔。
有人說,它來得太晚了;更多的人說,它來得很及時。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