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山華僑公園年后正式動工
記者近日從廈門市政園林部門獲悉,全國首座以“中山華僑”命名的中山華僑公園目前已完成相關環(huán)評手續(xù),將于年后正式動工,公園位于翔安隧道口,計劃于2016年底之前建成后,免費向市民開放。
在園林里回味辛亥革命
根據(jù)規(guī)劃,中山華僑公園將位于翔安區(qū)海底隧道頂及周邊綠化備用地,北至翔安濱海大道,東臨建設中的劉五店港區(qū),南眺廈門本島五緣灣濕地公園,公園總占地約15萬平方米,主要為南洋建筑群風格,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
公園的一大特色是將教育與休閑融合,以雕像和碑林等獨特園林形式展示辛亥革命起義全過程,園內將設孫中山銅像、華僑功德碑和雕像群,以及影雕陳嘉庚、莊希泉、李光前、孫炳炎、陳六使、陳文確、李尚大等著名華僑鄉(xiāng)賢肖像。
同時,公園還將設碑林區(qū)。一座為中山語錄碑林,鐫刻孫中山先生有關福建、廈門、臺灣、華僑的語錄;另一座則鐫刻“同仁、博愛、天下為公”等中山墨跡。
孫中山孫女捐出珍貴文物
中山華僑公園由孫中山孫女孫穗芳提議建設,預計耗資3億元,全部由海內外孫氏宗親及華僑捐資興建。
除了碑林外,整座公園的最大亮點莫過于中山華僑紀念館,待其建成后,孫穗芳會把身邊所收藏和保存的有關祖父的文物資料捐獻出來,放在紀念館里供市民和游客觀看研究。
同時,中山華僑公園還將“移植”同盟會南洋支部舊址新加坡晚晴園,規(guī)劃建于中山華僑館西側,通過連廊與中山華僑館、同心閣等建筑相連接,組成完整的建筑群體。該園還特地向中山華僑公園捐贈10尊蠟像,展現(xiàn)1907-1908年間,孫中山、黃興、張永福、胡漢民、汪精衛(wèi)等8人在晚晴園二樓左廳舉行秘密會議場景。
中山華僑公園為公益性質,旨在以公園形式紀念孫中山,表彰愛國華僑,建成后將向市民免費開放。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廈門同安:公園遍地開 老城煥新顏
該區(qū)在舊城改造中新建改建了一批公園,進一步提升宜居度.再過半個月,同安又將迎來一座新的公園——以紀念“現(xiàn)代漢語拼音文字之父”盧戇章為主題的雪樵公園月底即可主體完工,成為鳳崗片區(qū)居民家門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詳細】
廈門鳳凰花經(jīng)歷“小年” 目前僅幾株綻放
園林專家認為,鳳凰花今年是“小年”,將不如去年開得多。但6月中下旬隨著晴天增多和氣溫升高,將會陸續(xù)綻放,仍將成為廈門市亮麗的風景線。【詳細】
廈門率先建立園林綠化企業(yè)信用評價辦法
2017年5月22日廈門市景觀綠化建設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了《關于開展會員企業(yè)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的通知(試行)》,主要內容如下:【詳細】
廈門率先建立園林綠化企業(yè)信用評價辦法
2017年5月22日廈門市景觀綠化建設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了《關于開展會員企業(yè)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的通知(試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