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復古”完畢 重新對外開放
昨日,中山公園社稷壇,游客們從修葺一新的琉璃瓦圍墻邊走過。
中山公園社稷祭壇修繕工程全部結束,昨起重新對游客開放。拆除文革期間鋪設的水泥地面,更換新燒琉璃瓦,五色土保持原樣,工程耗資800萬元。
此修繕工程歷時半年,社稷壇內文革期間鋪設的水泥地面均被拆除,壇內重要景觀五色土沒有改動。
記者昨天在中山公園社稷壇看到,壇四周新?lián)Q的琉璃瓦為橘黃色,锃光瓦亮。地上新鋪的青色石磚古樸整齊,映襯得中間的五色土更顯莊重。
中山公園社稷祭壇修繕工程從今年5月23日開始進行,主要工程包括完成了社稷祭壇四周壝垣(wiyun)修繕249.92米,完成壇內地面鋪設地磚3411.5平方米。
上世紀文革時期,公園曾對社稷祭壇四周壇墻及壇內地面進行修繕,當時地面采用了水泥地面。中山公園方面表示,那次修繕無論從形制、觀感及效果都影響了原有風貌。
那次修繕后,經(jīng)過30余年風雨,四周壇墻琉璃構件因年代久遠,出現(xiàn)了墻帽不均勻沉降、墻體通裂、鋼筋外露的問題。
此次修繕則按完整性原則,最大程度地依照古祭壇原風貌、原制式,對失修部位進行整修。為保護社稷祭壇原有歷史風貌,四周壝垣上的琉璃構件嚴格按傳統(tǒng)工藝燒制,地面采用了天然石材“蒙古黑”進行鋪裝。按傳統(tǒng)工藝與傳統(tǒng)制式進行修繕。工程耗資800萬元。
中山公園目前還在向文物部門申報修繕中山堂周圍的地面,將文革期間鋪設的水泥地面更換為傳統(tǒng)地面。通過多項恢復古代風貌的修繕工程,中山公園將于明年迎來建園百年。
背景
社稷壇與五色土
社稷祭壇景區(qū),是中山公園最重要的核心景區(qū)。明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永樂皇帝朱棣建紫禁城時,按《周禮》中“左祖右社”的營國定制,建立社稷壇。從此,這里就成為明清兩朝皇帝祭祀土神和五谷之神的地方,亦是皇權王土和國家收成的象征。社稷壇臺是用艾青葉石砌成的三層正方形平臺,高0.96米,平臺上按五個方位鋪成南紅、西白、北黑、東青、中黃的五色土。當時,這五色土是由全國各地納貢,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上海百年名園通宵開放 市民質疑性價比
上海中山公園通宵開放一年多,夜跑者絡繹不絕,但也讓部分市民心存疑慮:百年名園通宵開放,“性價比”到底如何?【詳細】
夢回蘇州——溫哥華的中山公園
這是加拿大溫哥華的中山公園園內景觀。坐落在溫哥華唐人街的中山公園是中國境外第一座標準尺寸的明代風格中國古典園林,其中一部分仿效蘇州園林。【詳細】
悉尼科技大學校園公共綠地景觀設計
悉尼科技大學校園綠地是悉尼科技大學市中校區(qū)最為重要的公共開放空間。全新的綠化空間提供了一次社交、學習及充分享受校園生活的獨特體驗機會。本項目的設計提供了各類社交設施,創(chuàng)造多種吸引人們聚集于此的機會,從而打造具有幸福感的場所。【詳細】
校園開放空間——悉尼科技大學校園綠地
悉尼科技大學校園綠地是悉尼科技大學市中校區(qū)最為重要的公共開放空間。全新的綠化空間提供了一次社交、學習及充分享受校園生活的獨特體驗機會。本項目的設計提供了各類社交設施,創(chuàng)造多種吸引人們聚集于此的機會,從而打造具有幸福感的場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