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祖華:設計師的自我救贖
我們嚴控這些東西最后達到這種效果,真假水面比較合理。包括一些小的路徑,其實這些模型并不是我們在方案階段,我們是在初設的時候的模型,最后達到這種效果。我覺得大的控制,最難控制的就是樹木,其實樹木的控制,可能竣工圖和施工圖相差50%以上。
在建筑界有的時候講100%的施工,其實園林界講三分設計,七分施工,這個可以改一下,包括種植上,可以控制到一個很高的比例。這是最后的結果,這么密的樹林,差別很小,也就5%。
剛才說的是大的空間的控制,重點節(jié)點的控制。其實在過程當中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入口的廣場,方案階段是左邊這樣子,但是隨著門閥,軸線推演,距離不夠這些問題出來以后,我們及時調整,包括最后假山的高度等等。經過推演都會發(fā)生變化,我們會及時的調整,這是很動態(tài)的設計,包括門的高度,尺度,在初設階段更好的推演,包括各個角度的效果,差別是比較小的,包括內部的假山。
包括里面一些小的節(jié)點的挪開,一開始我們是一條軸線過去,把這個放在廣場上,改成曲線以后,中間不合適了,我們調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這是我們推演的結果,最后達到的效果。包括一些小的地方。比如說一條通道,前面的平臺,都是在方案,包括初設施工階段都在調整。
這也是小的例子,創(chuàng)意很好,但是水桌設計完放在場地里不合適,所以我們對場地進行調整,最后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設計圖最后達到的效果等。
其實一個真正的設計,真正比別人高的那一塊,可能就是最后細化這部分,就是品質就在于線條,接縫等等這些地方,包括我們地標的設計。里面的裁線怎么裁,我們都提出了要求。包括里面的logo,上墻以后的效果,包括我們做的穿插形成比較厚重的感覺,這里面也可以體現出來。包括我們落實下來標準的效果。
編輯:w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