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南大港濕地四大景點“五一”開放
目前,南大港濕地精心打造的觀鳥亭、蘆海迷宮、放鶴廣場、南北客服中心廣場等景點陸續(xù)完工,“五一”期間即將正式對外開放。
據(jù)南大港濕地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南大港濕地保護性開發(fā),是全市重要的旅游工程。目前已完成的南北客服中心廣場是景區(qū)最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主要包括游客服務中心、生態(tài)停車場、中心廣場、電瓶車停車場、游船碼頭等項目。其中,北廣場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主廣場標志建筑是大型鳥巢;南廣場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標志建筑是大雁群飛。
觀鳥亭位于整個旅游線路中段,是濕地內(nèi)部的制高點,由觀鳥臺和觀鳥亭組成,總高度23米,為雙層建筑,觀鳥臺高10米,觀鳥亭高13米。游客可以登高鳥瞰濕地全貌,也可利用專業(yè)設備清晰觀察濕地各種珍稀鳥類的活動。蘆海迷宮位于放鶴廣場碼頭東部約1000米處,占地120畝左右,由水路、棧道、游船三部分構成。項目整體設計呈“二龍戲珠”狀,葦蕩水路和棧道相依相戀,游客可乘小船沿水路游玩,也可在棧道上漫步嬉戲。
放鶴廣場位于小漁村碼頭東側300米,總占地面積150畝,分三部分。其中,西部木質(zhì)平臺為觀賞區(qū),中部制高點為鶴舞展示區(qū),東部為雁鶴養(yǎng)殖區(qū),三區(qū)之間淺灘相隔。各種鶴類、大雁、野鴨等珍稀鳥類,每日定時在廣場放飛,游客可觀看到群鶴飛舞的壯觀場景,也可以喂食、拍照留念。這個項目突出了濕地特色,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魅力。
近兩年,南大港管理區(qū)投資近億元,拓寬開通了濕地北部的紅衛(wèi)路、南部的孔辛線、中部的港捷路,使進出濕地的交通更加便捷。為豐富旅游景點,濕地今年將繼續(xù)打造5個景觀點,分別是千島湖、古貝殼堤、濕地景觀綠化帶、荷花池、濕地漁村。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xiàn)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nóng)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六月,青島人免費的五大城市景點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將于6月9-10日在青島舉辦,這是今年我國重大的外交活動。為配合活動的舉辦,5月29日晚間,青島有關部門發(fā)布消息稱,為提高市民的幸福感,給青島市民旅游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和實惠,充分體驗新時代、新旅游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