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環(huán)湖觀光帶 主題公園渤公島
我是渤公島生態(tài)公園的???。每次進園后,常常是或走渤公廊道,或行湖邊棧橋,邊走邊玩,向南到承露臺,與張渤治水雕像見面后折返。久而久之,我覺得這座雕像不一般,可稱為城雕精品。何以見得呢?
其一,融紀念性雕塑與主題性雕塑為一體,一石二鳥。
城雕,即城市雕塑,指以硬質材料制成的設置于城市空間(如廣場、公園、綠地等)的室外雕塑。張渤治水雕像,就是以硬質材料制成的設置在渤公島公園的一座城雕。
渤公島
按功能來分,城雕大致有紀念性城雕、主題性城雕、裝飾性城雕幾種。這座雕像,顯然不是裝飾性雕塑。首先,它是一座紀念性城雕。大家知道,相傳蠡湖與太湖之間有南犢山、中犢山、北犢山,三山像筆架一樣相連,阻隔了蠡湖與太湖。每每遇到水澇或天旱,常常是田園荒蕪,民不聊生。到了西漢年間,張渤來到無錫地界,率領百姓開鑿犢山,打通犢山門,使得蠡湖與太湖水流暢通。從此,無錫成為鷗翔天空、魚戲淺底的魚米之鄉(xiāng)。“開了犢山門,氽出無錫城”,就是無錫百姓懷念張渤治水功績的口頭語。游人見到的這座雕像,就是為紀念張渤治水事業(yè)而立的。在城雕兩邊,還有一組石質線雕,以明清木板刻畫的風格,向游客介紹張渤治理太湖、救助民眾的傳奇故事。人們來到這兒,瞻仰雕像,觀看線雕,緬懷先賢,感慨萬千!
不僅如此,這座雕像,又是對渤公島生態(tài)公園主題的說明。它與渤公島的建筑、環(huán)境結合在一起,點明主題,深化主旨。在公園里,我還多次觀賞了觀水亭、望天亭、流云亭,這些景點,都是根據張渤治水時察水情、觀天象的情景建造的。游三亭,看雕像,游人明顯感受到公園的特性。這座雕像,緊扣公園的環(huán)境和歷史,讓游客感受渤公的身世、個性、精神和追求,受到熏陶,獲得啟迪。
雕像
編輯:lihaiyan
相關閱讀
2019主題公園六大科技趨勢
為創(chuàng)造獨特和難忘的游客體驗,高科技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2019年最吸引眼球的科技趨勢是哪些呢?【詳細】
中國超半數(shù)主題公園“無主題”
主題公園熱遍布全國各地,但發(fā)展痛點卻始終難以根除。日前,AECOM發(fā)布《中國主題公園項目發(fā)展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介紹,中國主題公園建設正處入快速發(fā)展期,預測至2020年,整體游客量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主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