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園林外交:11年未建成的友誼園說明什么
對于亞洲文化愛好者,漫步在休斯敦這個20年前建的日本花園仿佛置身于大名時代。但對于經濟歷史學家來說,這是日本崛起引發(fā)恐慌時,日本送給美國的“和解禮物”。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買家買下洛克菲勒中心和圓石灘高爾夫球場。雖然此后被證明是失敗的投資,但當時許多人視之為日本超過美國的證據。
現在輪到中國了。過去15年,中國古典花園在中方幫助下,在紐約、圣路易斯、西雅圖等地開放。但中國園林外交的故事不同。隨著中國崛起,中國官員推動的項目越來越大——中國提出在美國國家植物園修建一個占地12英畝的清代園林。這個“國家中國園”將包含一個湖、茶樓、假山、亭臺、竹林等。
美國的反應一直是彬彬有禮,然后是拖拖拉拉。修建園林的第一封意向書于2003年簽署,但會談開始11年了,在華盛頓市郊的園林地址只有一塊沒動過的草地,數棵挺拔的亞洲樹,以及兩只吃草的鹿。
美國納稅人的錢就“別想了”:2008年參議院通過一項修正案,禁止將聯(lián)邦資金用于中國園。盡管中國將捐贈所有地上建筑,并派人員組裝,但美國農業(yè)部必須準備地基和水景,這預計將耗資3500萬美元?;I款基金會也必須籌到2500萬美元用于維護等?;饡竦膶嵸|資金是170萬美元,那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修建美國館剩下的。
一拖再拖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美國的世界觀。日本不再引起恐慌,櫻花節(jié)是華盛頓一年一度的盛事之一。但中國對友誼的做法引起更敏感的反應。美國官員是想把園林蓋好:它應該是相當美的;如果兩國民眾彼此喜歡,那21世紀將更加安全。但是,破土動工至少還要兩年。
美國人最近自信的喪失也讓中美關系更微妙。大多數美國人草率認定中國經濟體量更大。難怪他們不愿意為中國的友好姿態(tài)背書。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當中國園林遇上西方園林 藝術碰撞出文化
園林,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chuàng)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游憩境域,就稱為園林。【詳細】
2017.10.12-10.14 首屆中國園林展覽會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簡稱城博會)是商務部批準,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支持舉辦的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博覽會。首屆中國園林展覽是城博會主題展會之一。【詳細】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中國古典園林四大特色
中國園林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中國古典園林更在全世界范圍內獨樹一幟,這得益于我國天獨厚的地理因素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