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28位“市民園長”上崗
武漢在全國率先嘗試讓市民“當家”管理公園。昨天,27座公園選聘的28位“市民園長”(沙湖公園有2位)和54位“特邀管理員”亮相中山公園,以一場體驗式管理宣告上崗。
“市民園長”多來自各行各業(yè)的退休人員以及社區(qū)群干,年紀最大的是寶島公園選聘的劉智修婆婆,今年76歲;年紀最輕的是市園林科普公園選聘的社區(qū)群干胡燕,今年30歲。“特邀管理員”年紀最大的是黃鶴樓公園選聘的彭發(fā)明,68歲;年紀最輕的是市園林科普公園選聘的朱伶俐,22歲。
劉智修婆婆獲聘“市民園長”前,是寶島公園選聘的民間“湖長”。寶島公園因為“臟亂差”,2010年6月在全市文明指數(shù)測評中排名倒數(shù)第一。因為不堪晨練噪音之苦,附近一位八旬爹爹,曾跪求該園負責人整治噪音擾民。此事深深觸動了同樣飽受噪音之苦的劉智修,她以風燭之軀,發(fā)起成立了銀發(fā)護湖隊,沒日沒夜巡湖護湖,苦口婆心地勸阻不文明行為。她們配合園方,治噪音、阻釣魚、驅狗患……將寶島公園治理成全市公園的文明典范。其銀發(fā)志愿者隊伍,也由最初的七八人,發(fā)展到了上百人。
昨天,在中山公園全市“市民園長”見面交流會上,劉婆婆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帶領銀發(fā)志愿者們管理公園的一連串精彩故事后,又帶領“市民園長”和“特邀管理員”,在中山公園一邊走,一邊示范如何與游客進行溝通和交流。她說,要當好“市民園長”管理好公園,不能光靠自己一個人,而應發(fā)動群眾,組建一支熱心公益服務的志愿者隊伍。
7月30日,武漢市園林局在中心城區(qū)32座公園啟動“市民園長”和“特邀管理員”選聘活動,吸引了118名市民報名。經(jīng)過競選,有5座公園沒有選聘到合適的人選。
市園林局公園廣場管理處負責人說,選聘“市民園長”、“特邀管理員”,是為了在公園管理中引入平民視角和平民思維,以增加公園管理服務中“柔性”的分量,做到剛柔兼濟,進一步提升市民對公園的滿意度。
28位市民園長名單
朱旺國程傳紅馬建華談焰胡燕冀文娟肖爽
任玉萍魏薇王義信孔德想蔡曉蘭張久珍陳偉彬
鄧廣東方紹武吳春芝楊奇強項麗萍王虹李玉玲
李家富徐勉莉熊興佳王萍張萍劉智修吳軍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被圍墻【詳細】
日本栗林公園 承襲唐風漢俗
蘇州是園林的大觀園,各式各樣的園林寄寓了無數(shù)王公貴族或風雅人士的夢想;日本承襲了中國唐風漢俗,對庭園的經(jīng)營也不遑多讓,歷代藩主、將軍甚或天皇,無不精心設計優(yōu)雅的庭園,既可休閑又能附庸風雅。此次廣島四國之旅,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