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構建一江兩岸三帶
《中共廣州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透露了未來五年廣州的城市空間布局。
一江兩岸三帶
構建一江兩岸三帶,就是以珠江為紐帶,把沿岸的優勢資源、創新要素串珠成鏈,構筑兩岸經濟帶、創新帶和景觀帶。總體布局上,聚焦珠江、流溪河、增江和東江水道沿岸一定范圍,實施珠江沿岸整體規劃,構筑獨具特色的經濟帶、創新帶和景觀帶。
所謂經濟帶,就是要在珠江前后航道中段,聚焦珠江新城、廣州國際金融城、琶洲會展總部與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研發創新服務區,高水平打造總部金融創新產業集聚發展核心區。在西航道、后航道和黃埔東航道,重點建設越秀—海珠文化金融商旅區、白鵝潭經濟圈、黃埔臨港經濟區、廣州國際創新城四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在珠江航道黃埔港至龍穴島段沿江區域,建設國際物流商貿區、高端裝備制造業區、濱江濱海生態旅游區和現代航運服務業集聚區。北段針對流溪河,重點建設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生態旅游產業示范區和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區。東江、增江段包括廣州開發區、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組團,打造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區和生態旅游示范區。
創新帶就是要集中打造以廣州高新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科學城、民營科技園、智慧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生物島、大學城、國際創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等為核心的科技創新走廊。
景觀帶要優化珠江堤岸、橋梁、江心島、天際線等城市景觀資源,打造廣州特色城市名片,以長堤為主體傳承嶺南歷史文化,以珠江新城、琶洲、廣州國際金融城為核心展示現代都市風貌,以南沙國家級新區為標志建設濱海景觀,以流溪河和增江十里畫廊為代表凸顯山水田園風光。
三大戰略樞紐
三大戰略樞紐指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科技創新樞紐。
國際航運樞紐方面,主要依托南沙新區、廣州港建設,加快自貿試驗區發展,升級改造黃埔臨港經濟區,將市區散貨碼頭功能逐步遷出,建設商務港,鞏固提升千年商都的優勢。
國際航空樞紐方面,主要依托白云國際機場建設,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努力建設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拓展廣州產業發展新空間。
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方面,主要依托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加快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核心區,成為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
多點支撐
加快推進天河智慧城、白云新城、白鵝潭經濟圈、黃埔臨港經濟區、北京路文化旅游核心區、廣州北站、國際創新城、南站商務區等一批重點功能區,打造高端產業、高端人才、高端服務、高端環境、高端生活的重要平臺,形成廣州總部、金融、科技集聚區。特別是高水平規劃建設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通過阿里巴巴、騰訊等十幾家互聯網領軍企業的投資帶動,迅速促進互聯網產業鏈拓展延伸,加快形成“互聯網+”創新產業集群。
城市功能定位———“三中心一體系”即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城市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加快構建高端高質高薪現代產業新體系。
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一江兩岸三帶”——— 珠江兩岸經濟帶、創新帶、景觀帶。
中心城區“黃金三角”——— 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珠江新城、國際金融城
城市發展環境———著力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著力營造干凈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建立完善常態化機制,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品質化水平,促進生活服務便利化。
廣州科技走廊———以廣州高新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科學城、民營科技園、智慧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生物島、大學城、國際創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等為核心。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航拍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南沙濕地公園
南沙濕地公園位于廣州市最南端,地處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區萬頃沙鎮十八涌與十九涌之間,總面積約10000畝,是廣州市最大的濕地公園,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觀賞荷花荷葉的好去處。【詳細】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