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古蓮花池內罕見的“活人碑”
河北保定的古蓮花池是中國十大名園之一,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作為保定城的文化旗幟,古蓮花池歷經(jīng)了私家園林、官府園林、書院園林、皇家園林多重身份,如今作為公眾園林迎接八方游客。
除了滿池荷花、蔥蘢古樹的自然風貌,院內歷史價值極高的碑刻也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前來朝圣。古蓮花池現(xiàn)珍存近200通碑刻,著名的有唐《田琬德政碑》、宋《蔡京送行詩碑》、元《老索神道碑》、明《西夏文經(jīng)幢》,以及蓮池書院法貼碑、清代皇帝御制碑等,眾多珍品碑刻彰顯了古蓮花池這一古代園林的藝術色彩。
古蓮花池內石碑
在這眾多碑刻之中,歷史最悠久、藝術價值最高的當屬唐代的《田琬德政碑》,它的特別之處還在于是一通罕見的“活人碑”,即此碑立于田琬在世時。
據(jù)史料表明,秦代之前鮮有人立碑,秦代流傳至今的碑刻多與秦始皇有關,主要為刻石紀功;到了漢代,立碑興起,但政府規(guī)定除了大的功績,不允許立碑,否則視為謀反,且立碑要在人離世之后;到了唐代,廢棄普通人不能立碑的規(guī)定,一些普通百姓開始為過世的先祖和親人立碑,但“活人碑”仍少之又少。所以這通唐代“活人碑”成為了重要的歷史文物。
但田琬為何人,誰又會為他立下一通“活人碑”呢?
據(jù)碑文所載,田琬曾在易州(今易縣)為官,“況言談者仁之文,孝悌者德之本,取與者事之會,恬淡者道之符。”“公貌無矜色,口無伐辭,出則推美於人,入則盡慮於事。”由此可見,田琬品行俱佳,與其交談來往如沐春風,且做事周全,是地方好官。所以在他調離易州,去往安西(今新疆吐魯番一帶)任都護府都護時,易州的百姓為了紀念他的德政,在他調離八個月以后,給他立了這通“德政碑”。
《田琬德政碑》
而此碑文的書寫者,也是一代名家蘇靈芝,宋代歐陽修曾贊他為“唐代寫碑手”,其書法技藝對當時和后代有很大影響。蘇靈芝寫碑很多,但傳世甚少。為田琬所寫碑文書體優(yōu)美,筆法瀟灑流暢,剛柔相濟,是研究我國唐代行書法度的重要范例之一。出于對蘇靈芝書法的喜愛,清朝乾隆年間的直隸總督方觀承便將此碑從易州移至保定,碑石的裂痕就是搬運時從馬車上摔落所致,但拼組之后,字跡依舊清晰可見,1932年移入古蓮花池。
一通鮮有的“活人碑”,為好官所立、為名家所寫,諸多因素加身讓這通碑刻的價值不可估量。如今,存世1277年的《田琬德政碑》經(jīng)歷易址、斷裂、拼組后,保存于古蓮花池內,和園內寓意清正廉潔的滿池蓮花彼此呼應,宛若一副太平盛世下的水墨圖。
相關閱讀
探訪中國最美園林之保定古蓮花池
具近800年歷史、有“中國最美的十大園林”之稱的古蓮花池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區(qū),該園當年因直隸省最高學府蓮池書院而名揚中外。23日,中新網(wǎng)記者到此進行了實地探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