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高鐵站創(chuàng)新設計 追求自然空間感和“光谷”效果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建設正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通訊員李達攝
作為雄安新區(qū)第一個開工的重大交通建設項目,雄安高鐵站建設備受矚目。2018年12月1日,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開工建設。7個多月過去了,這座設定工期只有兩年、明年即可竣工的客站,堅持建設綠色、智能、精品客站的目標要求,正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建設。
雄安高鐵站建設進展如何?有哪些亮點?記者前往塔吊林立的火熱施工現(xiàn)場探訪,深入了解工程進展情況。
質量第一 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
7月5日,雄安高鐵站施工現(xiàn)場,熱火朝天而又井然有序。來來回回的灑水車將路面浸濕,避免了揚塵。與此同時,圍繞著施工場地,無數(shù)臺自動噴淋裝置不停地噴出水霧。智能環(huán)保動態(tài)監(jiān)測、揚塵監(jiān)測及自動噴淋等,為綠色施工提供了保障。
從雄安高鐵站項目部到施工現(xiàn)場,“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十六字標語時時可見,處處體現(xiàn)著京雄城際鐵路建設的核心理念,即要打造精品京雄、綠色京雄、智能京雄。
“建成之后將便利沿線群眾出行,對提高雄安新區(qū)對全國的輻射能力,促進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王星運介紹,雄安站國鐵站場總規(guī)模為11臺19線,其中京港臺場為7臺12線,津雄場為4臺7線。雄安站為橋式站,主體共5層,以地面層進站為主、高架層進站為輔,地面夾層出站。
項目施工要克服場地小、交通難等問題,主體結構工程有多項技術難點需要突破,處處充滿挑戰(zhàn)。
雄安高鐵站基坑面積大、深度高,超長超厚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要求高。此外,該工程大部分空間為高大空間,且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大,框架梁最大截面為1.7米×3.9米,最大跨度為30米,高支模系統(tǒng)設計及安全控制是工程一大難點。
鋼結構用鋼量大,鋼板厚度最大80毫米,鋼結構分段重量最大約36噸,鋼結構的運輸、安裝、焊接也是工程控制重點。
“施工現(xiàn)場村莊、耕地較多,且雄安新區(qū)核心區(qū)與站房同步建設,工期緊、任務重、要求高。”雄安站房指揮部綜合辦公室主任汪浩洋表示,項目所在地相關部門以及老百姓都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得項目進展順利。
創(chuàng)新設計 追求自然空間感和“光谷”效果
在項目指揮部,醒目地張貼著雄安高鐵站的設計效果圖。氣勢恢宏、極富現(xiàn)代感、典雅時尚,是這座未來之城的客站給人留下的難忘印象。
追求創(chuàng)新的設計理念。雄安站主體建筑造型舒展,屋頂及立面形式有機組合。主立面采用玻璃幕墻體系,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客運樞紐建筑的通透、開放。通過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展現(xiàn)建筑的現(xiàn)代感,使其成為雄安新區(qū)未來的綠色生態(tài)交通中心。
備受期待的客站可謂設計亮點多多。
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光谷”設計。屋頂拉開的縫隙,在解決橋下候車廳采光通風問題的同時,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光谷”。“光谷”將京雄、京港臺場與津雄場天然分割,同時也成為室外景觀庭院,作為上下貫通的采光通廊,將自然光線和景觀引入室內。
清水混凝土技術的應用,是雄安站房的創(chuàng)新點之一。通過該技術,既體現(xiàn)出混凝土天然質感,又產生光潔的效果,令車站內部空間寬敞通透,充分展現(xiàn)建構一體的理念。在施工現(xiàn)場不遠處,有一座1∶1的清水混凝土梁柱,遠觀色澤柔和自然,走近觸摸,非常光滑細膩。
雄安高鐵站技術人員楊月新介紹,國鐵候車廳、城市通廊等的結構梁柱,采用清水混凝土技術。有些梁柱造型復雜,如何保證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是工程重點和難點之一。這就要求清水混凝土每道工序施工精益求精,在鋼筋綁扎中,要確保鋼筋原材無任何銹蝕及污漬,對每道模板接縫要精雕細刻,不能漏一點水泥漿,以保證清水混凝土的整體觀感效果。
“在斑駁搖曳的光影里,混凝土的美被無限放大,跟隨自然光線的變化,展現(xiàn)獨特的空間美學。”楊月新引用了國內一位建筑設計師的話來表達對清水混凝土建筑的喜愛。
以高鐵樞紐為核心,依托東西向軸帶體系,構建立體化、網絡化的地下空間網絡,實現(xiàn)功能多樣、便捷高效、舒適宜人的地下空間體系。
“智慧”理念 體現(xiàn)在工程建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進入施工場地,智能門禁系統(tǒng)把住第一道安全關。通過智能門禁系統(tǒng)、勞務實名制管理、人員軌跡追蹤系統(tǒng),對人員進行有效管理;通過質量問題信息化管理,對現(xiàn)場質量整改問題現(xiàn)場采集、填寫,生成整改通知單,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提醒;通過高支模變形監(jiān)測、智能塔吊防碰撞監(jiān)測、深基坑安全監(jiān)測等對現(xiàn)場安全有效預控,實現(xiàn)安全全流程管理。
在距離項目施工現(xiàn)場以東1公里的地方,5月份新建成了一座廠房面積7500平方米的大型智能化數(shù)控鋼筋加工廠。進入廠房,里面是一色的自動化設備,鋼筋成型加工生產線全部選用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化、自動化加工設備,分為線材加工區(qū)、棒材加工區(qū)、機械連接加工區(qū)。
“梁的上排鋼筋保證在3排以內,基于鋼柱軸線對稱排布,內隔板位置對應調整,鋼筋接駁器對應調整。”隨著設計方領導的指令,雄安高鐵站項目工程師馮帥對著大屏幕上投影的三維節(jié)點模型,熟練地操作起來。模型在他的操作下,鋼板、附件不斷調整,不到5分鐘就調整到與指令一致。
這是BIM技術在高鐵站建設中的應用場景。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總工程師王巖帶領BIM技術團隊,定期召開基于可視化模型的深化設計研討會議。“隨著BIM技術在鋼結構施工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日漸成熟,通過BIM模型,我們可以直觀看到復雜的立體節(jié)點信息,也可以方便地對其進行修改和調整,對于構件的工程量、材質信息也可以很方便地統(tǒng)計出來。”
BIM技術的應用,有力地保障了高鐵站的建設。利用BIM的三維可視化性,使施工現(xiàn)場平面布置與現(xiàn)場一致;通過BIM三維模型的建立模擬,對各主要階段的交通組織、大型設備配置、材料堆場、臨建設施使用是否合理進行管理,使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進行。
此外,還可實現(xiàn)質量管理優(yōu)化、安全管理優(yōu)化等。利用BIM技術所具有的可視化和碰撞檢測功能,將問題和缺陷的發(fā)現(xiàn)交給BIM軟件去實現(xiàn),提高了圖紙會審的精度和效率。
編輯:周星宇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