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花鄉(xiāng)新河鎮(zhèn)周圈村每年都培養(yǎng)了近50萬盆樹樁盆景,平均每盆價格都在百元以上,高的達萬元,使該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成為全省有名的花村。因冬季溫度較低、樁景易受凍害,他們建起了日光溫室,在冬季將樁景放入里面養(yǎng)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將其科學養(yǎng)護四要點介紹如下。
一是施肥。對于溫室樁景在此季節(jié)施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施肥時間宜在晴天下午較好,根外施肥以在晴天上午9—11時為好,一般要在20天以上施一次肥;落葉類的溫室樁景、處在休眠期,應禁止施肥;
二是淋水。溫室樁景澆水宜在中午時進行為好,此時淋水,土溫和水溫比較接近,有利根系吸收;另外大量無效水分可以蒸發(fā)掉,減少盆土過濕帶來的根系呼吸困難,防止發(fā)生霉變;有益植株體內水分循環(huán),增加其抗寒、抗病等抗逆性;對于處在休眠期的落葉樁景,淋水以盆土“見干見濕”為宜;
三是見光。溫室的采光面最好能用玻璃,因這種溫室保溫性能好,透明度、透光率高,缺點是阻擋了紫外線的射入;紫外線能阻礙樁景的徒長,限制其生長高度,并起殺菌消毒作用;沒有足夠的紫外線照射,會使正在生長的常綠樁景枝條產生徒長、變軟,并且破壞其形狀;因此應該分片、分段、分區(qū),打開玻璃窗,使其依次受到陽光直射,以使枝條充分、健壯;有的花農選用農膜防寒,應根據當時、當地溫度以確定見光的時間,宜在晴天高溫時打開見光、透氣;一般每日見光2—3小時即可,對落葉類的樁景,可防止病害的發(fā)生;
四是通風、換氣。對溫室進行通風換氣,可降低室內溫度和濕度,防止病蟲害發(fā)生,可補充室內有效氣體成分;若溫度過高,有些正在生長的常綠樁景,易徒長,枝條瘦弱,且抗性差;同時易打破落葉樁景休眠期,往往會造成春季出室鍛煉時,枝條脆弱,不充實,常會引起以后生長不良,容易老化;一般通風時,宜在晴天中午為好,通風口的大小,應根據樁景的生長習性和對溫度要求的高低,適當通風、降溫、降濕;若室外天氣寒冷,通風口則宜小,并且時間要短;反之則通風口應大些、時間宜長些。
江蘇省沭陽縣農林局:韓鳳陽、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