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nèi)名勝 | www.22u.com.cn 中國風景園林領(lǐng)先綜合門戶 |
瀾滄江大峽谷
金沙江、瀾滄江和溜筒江在德欽縣境內(nèi)形成的“三江”高山深谷地貌是迪慶州壯麗河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留下許多神秘、險奇的景觀,人類數(shù)千年的活動遺跡,表現(xiàn)出人類在近乎險惡而又充滿魅力的大自然面前的強大的生存能力。 德欽地處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橫斷山中段,金沙江、瀾滄江夾峙云嶺山脈的褶皺地帶,東西橫距在30—68公里之間。由于變質(zhì)作用顯著,地質(zhì)構(gòu)造復雜,新構(gòu)造運動活躍,且受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特別是印度板塊的強大推擠,形成了高山聳立、深谷險塹、江流洶涌的景象。瀾滄江在德欽境內(nèi)流程150公里,該段江面海拔在2006米,直線往上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形成瀾滄江深谷斷裂地帶,也就是瀾滄江最險要的地段。這里谷地海拔高差4734米以上,從江面到頂峰的坡面距離為14公里,每公里平均上升337米,使峽谷被面呈近垂直狀態(tài)。再加上極大的流水落差懸殊,真可謂“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險”。 瀾滄江大峽谷不僅以谷深及長聞名,且以江流湍急而著稱。冬日清澈而流急,夏季混濁而澎湃,該江年徑流量8.38億立方米。在l50公里的流長里落差為504米,比降3.4%。狹窄江面狂濤擊岸,水聲如雷,十分壯觀。如此陡峭的高山縱谷地形,如此奇異絕妙的地理構(gòu)造,實為舉世罕見。 瀾滄江峽谷內(nèi)的各種自然景觀,使游歷之人大開眼界。德欽縣佛山鄉(xiāng)溜筒江村的溜筒江渡,是瀾滄江艱險的古渡口,是茶馬古道的必經(jīng)之地。建國前漫長的年代里,人們靠蔑索橋過往這兇險之江。過橋的工具為一個大竹筒,倚此在蔑索上滑過,江流因此又稱“溜筒江”。 古道的風險在許多人心里成了生計的一大難題。這種狀況也在迫使人們想方設法去改變。1946年,做滇藏印度生意的麗江籍商人賴耀彩出資建起一座鐵索橋,命名為普渡橋。從此,人馬可順利渡橋。瀾滄江上游的陰風口巖墻也是瀾滄江一個撼人心魄的景觀。瀾滄江流經(jīng)洛馬河入江口,遇到山巖阻攔,江面陡然變窄。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世紀,江水像一把鋒利的寶劍,把山巖劈成兩半,奔流而下。江兩岸的巖石平直如墻,長約100米。從水面垂直而上,高200余米。江面寬不到50米,可謂“抬頭一線天”,這一線天里還不時有蒼鷹飛來,盤旋于巖壁之間。這里的江水如萬馬奔騰,掀起徘排巨浪。浪卷起風,風推著浪,猛力向巖墻撞擊,發(fā)出巨大的轟鳴。過去,人們在東巖的巖墻上鑿石穿木,修成棧道,北通西藏及印度。不知有多少的馬隊和商人滾巖落江,葬身魚腹。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wǎng)友評論(調(diào)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