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挪威“末日種子庫”
能抵抗任何災難的地方
斯瓦爾巴群島,人跡罕至,在種庫周圍,偶爾會有北極熊出沒。
為了保證“末日種子庫”的絕對安全,對于建造地點的選擇和內部構造的設計,挪威政府也是煞費苦心。
修建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末日種子庫”比現在的海平面高出130米,即便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島的冰層和南極洲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也只會再增加61米,不會淹沒“末日種子庫”。
這里是北極的永久凍土帶,越深入凍土帶之下的巖石山洞,越有利于保持低溫。因此,“末日種子庫”修建在距離山洞出口120米的地方,即便外界溫度升高,也難以穿透周圍厚厚的永久凍土,就算冷凍隔熱裝置失靈,永久凍土也能確保“末日種子庫”的溫度在零下4℃左右,并持續(xù)200年之久。
為了能夠抵御原子爆炸的沖擊,“末日種子庫”按照美國國家黃金儲存庫諾克斯堡的安全模式建造,外面包圍著1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墻,隧道里有數道安全性能極高的密封門,既能夠抵抗爆炸產生的沖擊力,也能防止熱空氣的滲入。
“末日種子庫”中有兩個氣壓艙,每個占地375平方米,共可以保存300萬種植物種子樣本。從世界各地運來的種子,經歷干燥、清理等程序之后,被裝進由特殊金屬箔片和其他先進材料制成的“勞斯萊斯種子袋”——這種銀色袋子能讓種子在干燥和冷凍的狀態(tài)下長久保存,每袋可以裝500粒種子,袋子又被放在盒子中,整齊的碼放在氣壓艙里的金屬架上。
在“末日種子庫”里,自動溫控系統會使空氣交換機和制冷設備交替工作,把溫度常年控制在零下18℃,即使冷藏器壞了,永久凍土帶仍將保持它們的冷凍狀態(tài)。
在這樣的溫度環(huán)境下,小麥、大麥和豌豆這些重要農作物種子可持續(xù)保存長達1000年,儲存最久的高粱,大約能存放1.95萬年。
2007年9月,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種子庫開放,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種子。目前,該種子庫藏有50萬種不同作物的種子,已經接收了來自世界各地,如墨西哥、加拿大、菲律賓、肯尼亞等100多個國家的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種子樣本,成為全球作物種子最豐富的儲藏庫。
編輯:vivian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tài)、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qū)環(huán)境大幅度提升,社區(qū)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chuàng)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