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城建投千億,假土豪當心真隱憂
武漢市市長唐良智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稱,武漢5年內(nèi)的建設計劃將花費約2萬億元。該媒體表示,武漢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與英國全國更新和改善基礎結構的支出相當。據(jù)統(tǒng)計,中國約有10個城市每年城建投資都在千億規(guī)模,個個堪稱“豪可敵國”。
?。?月19日《第一財經(jīng)日報》)
姑且不論武漢城建擬5年花2萬億這一數(shù)字是否屬實,其他多個城市每年上千億元的城建投資,恐怕也是城市族群中的土豪們才配揮灑的范兒吧?且慢為這般豪氣點贊,新聞還告訴我們,“豪可敵國”的它們負債累累。武漢等城市,龐大的城建投資中,政府財政支出只占很小部分,其他資金來源于多種融資渠道。武漢因高達2037.05億元的債務余額,前年得了個“中國負債最高城市”的名號。它們,其實是債臺高筑的假土豪。
大規(guī)模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已使很多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為何不惜大規(guī)模舉債,也要加速城市建設,整出一個工地遍地開花的局面?對于武漢的滿城開挖,有一種“補課”說,即補一補城建的歷史欠賬。不過,從其城市定位在3年內(nèi)由“我國中部地區(qū)的中心城市”上升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又提升為“祖國立交橋”“世界城市”來看,其不斷加碼的城建規(guī)模顯然已超越“補課”范疇。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定位常變常新,換一任領導就要拔高一層的現(xiàn)象,在國內(nèi)大小城市中并不鮮見。
對于多地的舉債城建,有專家認為現(xiàn)在很多地方領導恨不得在任上就把所有工程都搞完,有些領導為了政績和GDP拼命建設,不管離開之后還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網(wǎng)友質疑此舉為“花后人的錢,賺自己的業(yè)績和利益”。
當然,撇去“政績沖動”“投資饑渴”等可能存在的因素,城市建設的目的,總還是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huán)境。然而,現(xiàn)實情況是,過于大手筆、加速度的城市建設,往往超出城市的承載能力,極大地影響居民的生活。出租車司機不敢在上下班高峰期出車,曾在當?shù)厍髮W多年的外地學子找不到回校的路,居民感嘆空氣污染加劇、環(huán)境質量下滑。這樣的無奈與嘆惋,是國內(nèi)多地出現(xiàn)的“城市病”“市民痛”。其實,兼顧當下生活和長遠發(fā)展,哪怕慢一點,城市的主人也不會有意見。今年初,南京市宣布嚴控新建項目,2014年城建削減103億元。城建不僅要結果好,還要干擾少的理念,是城市居民贊同的理念。
對城市運轉、居民生活的干擾還只是表面,超越自身財力舉債城建,存在很多深遠而真切的隱憂。今年被視為國內(nèi)一線城市的“還債年”。不包括利息,北京、上海、廣州今年要償還1940多億元、2200多億元和近500億元。今年,武漢政府每天需償債1億元。巨額債務如何償還?基本靠賣地!不少地方政府還在儲備土地,希望未來土地收益還會是還債的主要來源。有專家分析,因為地方政府未來能否如期還債,與當?shù)胤康禺a(chǎn)市場的好壞有關,所以地方政府往往比較反對對房地產(chǎn)進行嚴格調控。在微博上,許多網(wǎng)友針對“武漢城建豪可敵國”揶揄道:這下知道房價為什么下不來了吧!
長遠看一座城市的發(fā)展,如果沒有產(chǎn)業(yè)的強力支撐,外殼再光鮮也無濟于事。美國底特律因負債180億美元破產(chǎn),引起國內(nèi)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多數(shù)專家認為,雖然我國地方債務和底特律有本質區(qū)別,我國城市也沒有破產(chǎn)一說,但我們不應高枕無憂而應警鐘長鳴,因為我國一些城市不惜背負大規(guī)模的債務,用于固定資產(chǎn)投資和城市建設,城市建筑遍地都是,卻是“空城”“鬼城”。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規(guī)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這一提法出臺的背景就是,近兩年來我國地方政府性投融資持續(xù)增長的同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不斷累積??紤]到債務風險,地方政府應該嚴格控制融資規(guī)模,在城市建設上,要建立健全項目決策機制,且要量力而行、突出重點。
城市的管理者不妨自問:城市究竟為誰而建?為誰而變?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么出發(fā)。徐冠英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評論:“豪可敵英國”的城建是個輕喜劇
武漢曾以2037.05億元的債務余額,被指為“中國負債最高的城市”,當?shù)刂饕度谫Y平臺近期亦被下調信用等級。根據(jù)財政部湖北專員的一份《對湖北省武漢市本級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調查與思考》報告,截至2012年6月30日,武漢債務余額達2037.05億元,負債率相當于國際通行標準的1.36倍,政府2年內(nèi)每天需償債1億元。【詳細】
武漢擬5年投2萬億元搞城建 被指"豪可敵英國"
一個武漢=一個英國 中國多地城建“豪可敵國”,武漢擬5年花2萬億搞城建,英國今后20年支出3.75萬億【詳細】
武漢城建:政府擬退出基礎設施投資
最近幾年是武漢城建高峰期,5年來全市城建固定資產(chǎn)完成投資2814億元,年均增長20.7%,建成了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二七長江大橋、地鐵2號線一期、4號線一期、東湖沙湖連通以及武漢大道、二環(huán)線漢口段、三環(huán)線北段和東段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詳細】
廣州今年借380億主攻民生建設
在昨日的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廣州市財政局局長袁錦霞作了關于2013年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舉措和償還計劃(草案)的報告。截至2012年末,廣州市政府性債務余額1738.37億元,債務率為99.52%,【詳細】